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河州的瞎氈反了?”王韶在慶州聽說訊息之後大為震驚,旋即嘴角擠出了一絲苦笑。

宋夏之戰正激烈的時候,河州吐蕃瞎氈所部突然有所動作。瞎氈之子木徵率大軍進攻河湟,與青宜結鬼章鏖戰,雙方打的不可開交,暫時陷入了膠著狀態。

作為負責準備進攻吐蕃的人選,多有研究的王韶很清楚河湟的形勢。

雖然都屬於吐蕃,都屬於角廝羅一系,但是河州與河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彼此之前的關係更是頗有淵源,也頗為複雜。

因為角廝羅時期的歷史遺留問題,董氈和瞎氈兄弟失和,仇怨很深,致使河州和河湟之間一直處於敵對狀態。因為河州是整個河湟的東大門,戰略意義重大,河州一亂,便使得局面更加複雜。

董氈雖然一直有心將河州收復,可現實卻多有為難之處,想要實現並不容易。河州本身的實力不弱,想要武力收復河州,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再者,西夏和宋朝都不希望看到一個統一且強大的河湟吐蕃,所以明裡暗裡都有支援河州,製造障礙。很多時候,董氈也是有心無力,無可奈何。

當然了,這對河湟吐蕃而言並不完全是壞事。河州的存在,無疑是河湟與宋朝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可以防止宋朝兵鋒直指河湟,減少摩擦和矛盾,對兩國關係的穩定和緩和是有好處的。於是乎,許多的因素結合到一起,才造就了河州目前的特殊存在,河湟的形勢也因此更加的錯綜複雜。

也許以前,宋朝最希望看到河州與河湟敵對,董氈和瞎氈兄弟不和,那樣吐蕃無法統一,內部不穩,就不會變得很強大,和宋朝也能維持一個良好關係。有遼國和西夏之後,宋朝著實不希望出現第三個強大的敵手。只有他們鷸蚌相爭,宋朝才能漁翁得利,這一點確實是中原人的習慣,分化瓦解的招數更是層出不窮。對於王韶而言,這也是將來進攻河湟一個很有利的因素,完全可以加以利用。

可是今天,王韶絕對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

河州的瞎氈目的反了,當然了,他們不敢反叛宋朝,而是和他的弟弟董氈起了衝突。這件事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對於河湟吐蕃而言,當前的第一要務就是對付河州的瞎氈,自然不能對外作戰。那麼宋朝讓吐蕃出兵被背後牽制西夏的詔書也就成了無稽之談,西夏將會後顧無憂,全力與宋朝開戰。

可惡!

王韶有些惱怒,此前他一直在秦鳳路,知道茶馬道給吐蕃帶去了怎樣的利益,宋朝花費如此大的代價來維持和吐蕃的關係。不只是為了那幾千匹戰馬,更是為了在關鍵時候,吐蕃能幫上忙,成為牽制西夏的有效武器。

可是董氈是怎麼做的?

拿了好處不辦事,明顯的首鼠兩端。按兵不動,想要左右逢源是嗎?不出兵雖說不是和宋朝敵對,可實際上卻是給在西夏幫忙,董氈的態度已經昭然若揭。

可是你能怎麼辦呢?這件事上,人家河湟吐蕃是有充足理由的。大宋皇帝的詔書到了,吐蕃也是願意服從,願意幫忙的,偏不巧內部出現了紛亂。那麼不好意思,我們現在平叛要緊,出兵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河州真的反了嗎?當真就如此湊巧嗎?

王韶有些疑惑,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只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偏巧就出了這樣的事情,難免讓人有些疑惑。

事情反常必有妖,看著更像是吐蕃找的一個藉口,抑或者是河州和河湟一起演的一齣戲,一出專門給大宋朝看的戲碼。

有些事情並非毫無端倪,仔細推敲並不難發現問題。董氈不主動找河州的麻煩就算不錯了,瞎氈該慶幸才是,何以還要這般不自量力,主動進攻河湟呢?河州的力量如何,大家都是心裡有數的。

雖說率軍出征的木徵年歲不大,可能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