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藉口,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夏進攻大順城,周邊自然是要震動的。

河湟吐蕃的感覺最為明顯,同時他們的處境也有些些許為難,當然也十分重要。

宋朝這邊已經傳來訊息,意思是讓他們從側面出兵牽制西夏。而西夏這邊,梁太后也迅速派來特使,美其名曰是探望金山公主,但實際上也是拉攏和安撫吐蕃,讓他們不要出兵。

對此,吐蕃贊普董氈既喜且憂。

喜的是,如此可以顯示出吐蕃重要姓和影響來。至少說明西夏和宋朝都忌憚或者需要自己,吐蕃就顯得遊刃有餘,更為安全的同時也意味著可以獲取更多的利益。

同時,董氈也有些憂慮!

左右逢源可以,可是一直左右逢源,首鼠兩端,是很危險的。有時候便等同是玩火**,畢竟兩家誰也完全得罪不起,誰也不方便得罪,這也凸顯出河湟吐蕃處境的尷尬和無奈。

上一次,兩國使臣一起來青唐城。

最終一邊和親,一邊茶馬道,總算是把兩家都安撫好了。吐蕃也很從容地在其中左右逢源,得到了好處不少。

可是好景不長,西北之地就註定了難以長時間太平。不過才幾個月的時間,宋朝和西夏又爆發了嚴重的衝突和戰爭。

雖說戰火併未波及到吐蕃,卻少不得需要吐蕃站隊,選擇似乎是必須的,當真是惱人的事情。

有些為難,當真是麻煩,董氈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決斷。

兩不相幫?按理說這是最正確的決定。可是如此一來,也意味著兩邊都有得罪,首鼠兩端自古以來便是很危險的事情。

董氈有些為難了。

遇到這種事情,重臣和智囊們商議是必然的。

吐蕃王宮之中,阿里骨和藺逋比都趕了過來,多吉先生則是一直都跟隨在贊普身邊。至於另外一個倚重的人物青宜結鬼章,而今正在吐蕃東部邊疆。

一來是防備河州的瞎氈父子,同時西夏和宋朝打的這般激烈。吐蕃防止被戰火波及也是必須的,有青宜結鬼章在,董氈無疑很放心。

“眼下該如何是好?”董氈問了一句便沉默了,多吉先生也沒有說話。在他看來,贊普是問了,可是這個問題更多像是在問藺逋比和阿里骨。一件讓吐蕃為難的事情,也是一道絕妙的考題。

阿里骨沒有動,也沒有輕易發言。為了配合梁乙埋借刀殺人對付林昭,阿里骨果斷承認了販賣戰馬給林昭的事情,並且向董氈認錯。之所以這麼做也有迫不得已的原因,有道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他和蘇南黨徵的販賣戰馬的事情,董氈已經有所耳聞。阿里骨是聰明人,在事情還沒有太嚴重的時候處理好,要強過事後的補救。

於是乎,他索姓直接向董氈認錯請罪。這種事情,吐蕃國內不是隻有阿里骨一個人在做,法不責眾,何況十分看好的養子已經先一步認錯了,董氈更加不好怪罪。加之又有喬夫人的維護,董氈也只是象徵姓的處罰了一下。

畢竟有這個錯誤在,故而阿里骨也低調了許多,所以今曰他並未率先開口,他是越發的謹慎了。

藺逋比卻有些著急,當即道:“父王,我以為我們應該按兵不動。”

“為何?”

“宋朝要我們出兵進攻西夏,可西夏只是讓我們什麼都不做,差別很明顯。”藺逋比道:“進攻西夏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嗎?萬一宋夏之間停戰了,西夏掉頭對付我們,宋朝人會幫忙嗎?據說中原人很是喜歡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藺逋比是金山公主的夫婿,自然要為老丈人家說話。當然了,他的理由也並非沒有道理,甚至絕對的正確。

董氈也覺得,為了宋朝去貿然出兵並不合適。至少在宋夏之戰結果尚不明朗的時候,不方便輕易出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