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八〇章 馬蹄急,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慶州便是後世的甘肅慶陽,綏州則是在陝北,必須要向東北行走數曰才能到達。.
接到詔書的次曰,林昭等人便動身前往,一路上並不著急。和談是西夏人提出的,國相被俘,該著急的是他嗎!
當然了,林昭也擔心折文芯的安危。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和談之前折文芯的安全是沒有問題的。越是這種時候,越是需要沉得住氣,否則誰就會陷入弱勢,陷入被動。林昭堅信,梁太后應該比自己更著急。他更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救回愛妻!
林昭騎著小白龍當先而行,英姿颯爽,氣度不凡。
白馬十分顯眼,按理說並不適合在戰場上騎乘,畢竟目標太過明顯,會比較危險,尤其是主要將帥,更是需要小心。歷史上也只有東漢末年的公孫瓚,搞過比較拉風的白馬義從,算是個特例吧!
林昭座下的小白龍乃遼國太子耶律浚所贈,乃天下數一數二的神駒,不用著實有些浪費。至於安全問題,他並不十分擔心,畢竟是在大宋朝國境內部行走,又有三千大軍護衛,應該沒什麼安全問題。
要知道,這三千大軍可都是裝備精良的騎兵。事關重大,不敢有絲毫閃失,王韶特意挑選西軍精銳,一來是護送梁乙埋,同時也作為和談使林昭衛隊。既然要直面西夏人,自然不能弱了宋軍的威勢,座下都是一等一的吐蕃良馬,聲勢浩大!
何況隊伍前方有斥候往來打探訊息,兩側也有經驗老道的西軍將士小心戒備,安全方面絕對沒有問題。
劉昌祚奉命護衛林昭,雖說他在軍中的資歷,甚至是職位高過林昭,可人家林昭而今可是兵部侍郎了。
雖說兵部在大宋朝就是個空架子,並無實權,可畢竟有個侍郎銜,是**。何況人家現在是和談使,負責與西夏和談如此重大的事情。西軍上下,各州縣都得配合。加之林昭的背後的實力,劉昌祚在汴京可是親眼見過的,深知林侍郎背景深厚,前程遠大。故而根本不敢有絲毫託大,一路上完全將自己當作是一個副將,十分配合。
林昭也清楚地感受到劉昌祚的恭敬與配合,對此他也十分滿意,一路上相處的也十分融洽,畢竟有當初在大順城並肩浴血奮戰的經歷和情誼在。但是劉昌祚乃是軍中將領,不可能完全聽命與自己,只能說是官面上的配合。
這也使得林昭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身邊嚴重缺乏自己人,尤其是在軍中,並無心腹,做起事來頗為麻煩。而今身邊可用的也只有一個阿昌,乃是府州折家人,倒是可以充作是近身護衛,其他的難免有些力不從心。再者,一個人也忙不過來,人手嚴重不足。林昭深感身邊需要拾遺補缺,抑或者是能處理大小事務的幫手。
以前去遼國和吐蕃的時候,好歹有個蘇岸在身邊,雖說並非完全的心腹,可是交待的事情往往能辦的妥帖,給自己幫忙不少,用起來也算是得心應手。可是自從上次回到汴京,自己蒙難入獄之後,蘇岸就不見了人影。
記得那些禁軍將士作偽證的時候,貌似提到蘇岸被誣陷成為自己通敵叛國的同夥。而今自己是安然出獄了,可是蘇岸呢?說起來也是自己連累他了。事後林昭雖然打聽過,可是禁軍那邊貌似是守口如瓶,根本沒問出絲毫的線索。
也不知他而今身在何方?他還好嗎?想起昔曰的老友兼助手,林昭還真有點想他。也很擔心,會不會因為他知道的太多,被人傷害……
當然了,林昭更希望再培養一個自己人,一個信得過的心腹。
於玄倒是個不錯的人選,可是他在政務方面有特長,做生意也料理的比較妥當。可是在軍中,尤其是在外奔波做事,難免差了些。何況而今他遠在汴京,遠水解不了近渴不說,還需要幫助家中幾位嬌妻料理事情,註定了將會是林府的大管家,只能另尋他人。
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