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二三章 對局,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昭總覺得拓跋石的態度有問題,連曰來和談的重點始終是堅持換回梁乙埋,似乎對於其他的條件並不十分在乎。五年的歲賜,看似是經過討價還價的結果,可西夏答應的也太痛快了,反而讓人生疑……
梁太后在乎弟弟,卻也不能不顧及其他党項貴族的利益。再加上之前在綏州的事情,林昭很清楚,梁太后可能不會輕易善罷甘休。所以想要動幾下嘴皮子便停戰,怕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西北怕還是難以安定……
為了以防萬一,和談一開始林昭便下令讓明月宗發動一切力量收集情報,也好提前應對。果不其然,還是有所收穫的。
“公子,還真被你說中了,西夏人怕是不會善罷甘休!”蔣雷霆第一時間趕來向他稟報訊息。
林昭笑了笑,果然是言中了,只是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有好機會自然是好,可骨子裡他還是希望這樣的機會不要出現,戰火烽煙一起,少不得要生靈塗炭。可有什麼辦法呢?事已至此,只能坦然面對了,勇敢應戰了。
“說說情況!”知己知彼,首先必須要了解對方的情況。
蔣雷霆道:“西夏境內果然有大軍調動。”
聽到這句話,林昭的神情頓時凝重了許多,問道:“可查到動向和兵力狀況?”狄青是西軍出身,明月宗其中有些力量的根基也是依託西軍的,加之公子這段時間一直在西北,故而明月宗在宋夏邊境一帶的情報網路還是很嚴密的。行動迅速,而且效果也不錯,打探到了不少訊息。
畢竟,例如大軍調動這種事情,想要隱瞞是很難的,只需要稍微留意便可察覺,也算是防不勝防。
“上次在靜州伏擊折將軍的軍隊一直沒有動,大概有三萬人左右,是一支精銳。還有拓跋石來的時候帶來了兩萬大軍,最近一段時間夏州和銀州也有不少軍隊調動的跡象。”蔣雷霆及時稟報了掌握的情況。
“夏州和銀州都是定難五州軍事重鎮,大軍調動頻繁,難不成是要在延州一帶動手嗎?”林昭沉聲詢問,畢竟宋夏之間的邊境線太過漫長,到底會在哪裡動手,當真不太好說。
“看樣子是的,公子吩咐之後,慶州一帶我們也留意過,並無軍隊調動跡象。看樣子西夏人主要注意力還是集中在東線!”蔣雷霆遲疑了一下,說道:“對了,有訊息稱,有一支騎兵正在靠近綏州,人說不多,但據說可能是……可能是鐵鷂子!”
在兩宋時期,有三支騎兵非常有名。便是遼國鐵林軍、金國鐵浮屠和西夏鐵鷂子了,他們都是當時著名的重甲騎兵。
鐵鷂子是西夏景宗李元昊一手創立,最初只有三千人,是西夏國主的親軍護衛,同時還用它來作為衝鋒陷陣的“前軍”。這支騎兵裝備精良,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
這支騎兵在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出現之前,是世界上最兇悍的騎兵,當世也只有遼國的鐵林軍能與之一較高下。相比之下,大宋朝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重甲騎兵靜塞軍就差了許多。鐵鷂子是西夏精銳中的精銳,對宋軍來說也更像是一個夢魘。
“鐵鷂子都來了,西夏人這是要魚死網破嗎?”林昭暗暗有些心驚。
蔣雷霆道:“而今梁太后就在綏州,這已然不是什麼秘密,公然派出鐵鷂子前來接應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萬一他們到了之後,再有什麼不軌之舉,怕是就有些麻煩了!”
“護衛太后?我看肯定不是!”李承搖頭道:“看樣子是梁太后惱羞成怒了!”當曰林昭在綏州城裡的古怪表現別人不知道,可李承卻有所察覺。他隱約覺得,公子與梁太后之間似乎有什麼特別的事情。
林昭笑了笑,沉聲問道:“如果西夏人果真要開戰,他們的目標會是哪裡?抑或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