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二二章 不割地,不賠款,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年的歲賜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尤其是眼下大宋朝正在修築河堤,防治水旱災害,這些錢財對大宋朝也算是一個小補充,能省一筆是一筆吧!再者,也算是保全了大宋朝的面子,減輕了被迫賠款的屈辱。
雖說只是暫時的……但是八年的時間,難道這麼長的時間,大宋朝依舊無所作為嗎?也許以前是這樣,連續幾十年都沒有什麼進展。但是現在自己出現了,八年之中自己就毫無成就嗎?至少林昭自己不服氣。
西軍,尤其是自己的目標是西軍,西北之地要成為自家後花園。如此情況下,八年之內必須要有所作為,必須將西夏的威脅降到最低。這是林昭的自己定下的目標,也是他的責任,必須要完成……
在林昭的觀念裡,不割地不賠款,是一個國家的尊嚴。晚清的屈辱讓後世億萬人義憤填膺,而今的大宋朝在某種程度也有如此狀況。
燕雲十六州雖然不是宋朝丟掉了,可是百年過去了,卻始終不曾奪回,使得河北之地盡數暴露於契丹鐵蹄之下。西夏不過是宋朝一個邊陲諸侯,而今卻已然自成一國,與割地又有什麼區別呢?每年給遼國和西夏的歲幣,與那賠款毫無差別。
屈辱,當真是屈辱!
可是大宋朝計程車大夫們兀自不當回事,寧願花錢買和平,也不願意富強遠征,揚我國威。正是這種心態,使得亡國之禍一步步的逼近,泱泱大國江河曰下。而今林昭既然來了,自然就不容許出現這樣的狀況。
改變,必須要改變!
讓歲賜成為過往是第一步,他要用數年的時間來完成,然後劍指皇位,主宰江山。只有那時,這個王朝才能由自己說了算!
鐵蹄踏燕雲,挽弓射天狼!
這才是大宋皇帝應有的氣魄和志向,林昭已然立下志向,將會盡一切努力去完成。有朝一曰,大宋朝也可以封狼居胥,飲馬北海!
拓跋石就有些不好受了,八年的歲賜若是失去了,西夏的財政收入便會少一大塊的,能否支撐下去當真不好說。這也算是關係到國家安全的重大事件了,拓跋石絕對不敢答應,當即反駁道:“不可,若無歲賜,便不存在君臣關係……”
也許不知道為什麼,看著林昭的眼神,拓跋石竟感到一種強大的壓力,心中甚至有些畏懼,以至於不敢與林昭對視。只能支支吾吾地反對,說得很沒有底氣。
“是嗎?若是沒有見面禮以及對應的補貼,梁國相想要返回西夏怕是不大容易啊!”林昭笑了笑,靜靜地看著拓跋石,便不再言語。梁乙埋是林昭手中最大的底牌,果不其然,一下子就讓拓跋石為之語塞了。
“當年仁宗皇帝與我先國主有約定,西夏臣服,則歲賜不可少,莫非你們要反悔?莫非你們否定先祖承諾嗎?”拓跋石對中原文化有所瞭解,知道中原們對祖宗十分敬畏,於是乎蓋下一頂祖訓不違的大帽子。說完之後還有幾分得意,看林昭如何應對。
林昭笑道:“祖訓自然不可違,這八年的歲賜還是要給的,只是梁國相以其作為見面禮和在宋花費,還要返回給大宋。如此便直接相抵就是了,減少些運送麻煩,不是很好嗎?何況,八年的歲賜與一個綏州相比,哪個更划算呢?拓跋將軍你說呢?”
“你……”拓跋石很是惱怒,可最終還是忍住了,更多的則是無言以對。
林昭看在眼裡,已然心中有數,嘴角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
一天的和談到這個程度,自然是進行不下去了。兩人又是不歡而散。這是早已預料到的結局,既然是談判那就註定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局面,實屬正常。
差別便是,林昭有梁乙埋在手,加上自身強大的氣場與談判技巧,已然完全掌握了主動。拓跋石底氣不足,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拓跋將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