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二〇章 風聞奏事,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讓擔心的絕不是旱災,根據往常的經驗,大旱之後很可能會有連綿大雨。司天監的觀測也是這樣的意見,雖說安崇寧不擅長觀察天氣,可司天監卻有其他經驗豐富之人,得出的結論八成不會差。
夏秋可能會有大雨,可能會引發水災,這才是趙頊最擔心的事情。一旦大雨,黃河水患必然會再次開始,威脅汴京,肆虐河北。旱災畢竟只是欠收,最嚴重不過是絕收,災害尚在可控制的範圍以內,破壞力有限。
可是水災根本無法控制,其破壞力是驚人的。一座座的城池,成千上萬畝的良田可能會在一場洪水中消失殆盡,蕩然無存。威脅到了人的基本生活不說,甚至可有可能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
尤其是大宋朝,黃河水患如此嚴重……
汴京城就在黃河岸邊,完全被諸多的河流所包圍,無疑更加可怕。還有便是河北之地,本來是萬里沃野,卻因為黃河水患變得滿目瘡痍。韓琦在那邊努力了許久,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效,今年要是再有一場大水,一切可就前功盡棄了……
一想到這些事情,趙頊當真就有些頭大了。這些與變法武關,卻關係到國朝的安危與穩定,他不敢不重視。
最近一段時間,甚至有些提心吊膽。平曰裡經常召見戶部、工部、三司以及宰輔詢問情況,商議對策,就是希望能有有備無患,到時候也可以從容應對。
這個時候,趙頊自然不希望其他事情打擾。大宋朝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旱災禾苗保衛戰,以及接下來可能出現的防汛搶險……
當然了,除此之外的一件大事便是宋夏在西北的和談尚在進行之中。西北一段時間停戰,以至於許多人都拋諸腦後了,可實際上宋夏之間尚處敵對狀態,一切就維繫在和談之上。
於是乎國內有災害的時候,就越是忌諱,或者說害怕打仗,宋夏之間確實不宜再繼續打下去,停戰和談是最好的結果。趙頊與滿朝大部分的官員都是這樣的想法,所以即便是在佔優勢的狀況下,也願意放棄一下利益息事寧人。
趙頊相信,自己已經做出方步了,這事辦起來並不難。和談使是是林昭,能力如何他最瞭解不過,完全可以勝任,只需等著好訊息就是了。
可是在這個當口上,趙頊卻發現了這樣的奏章。林昭的妻子被西夏俘虜,林昭本人暗中有西夏接觸……
有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是真的,那問題就隨之而來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自己不知曉?是林昭蓄意隱瞞,還是訊息滯後。對於一個帝王而言,這是極為惱怒的事情,說嚴重了是涉及到欺君之罪的。再有一點,林昭是如何當上這個和談使的?他的身份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不過轉念一想,是曾鞏、趙拚等許多人推薦的,涉及到的人物很多,似乎不可能是蓄意的行為,或許只是巧合吧!趙頊眼下也只能這麼想……
再者,假若林昭的妻子真的被俘了,那麼林昭在和談郭晨中的立場堅定嗎?聽御史言下之意,林昭私下裡和西夏人有所接觸,這就更為恐怖了。莫非他以權謀私,在和談過程中出賣了大宋朝的利益?
這個問題很敏感,許多人在猜想,各種各樣的說法滿天飛。趙頊也很是不悅,卻又不能做出什麼決定和命令,畢竟目前為止只是一個說辭而已,並無證據。再者,和談已經開始了,此時更換和談使似乎很不合適?這與陣前換將沒什麼區別,乃是兵家大忌!
而今只能暫時不聞不問,再看看綏州那邊的情況了,和談的結果和林昭的作為都是極為重要的。趙頊看著西北,輕聲道:“東陽,你會背叛朕嗎?”(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