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來得正好,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少弄清楚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好綜合分析。還有就是兇案現場,現在已經被江寧縣的衙役封鎖,裡面是否有什麼蛛絲馬跡呢?線索越多,越有利於解決問題……
可想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江寧知縣如何會搭理一個小書童呢?辦法並非沒有,好在今曰與王雱相談甚歡,憑著他的身份辦到應該不難!
想到這,林昭起身準備出門……
顧七卻在這時出現在門口,問道:“昭兒,你要去何處?”
“舅舅,我……”
“你要去為大小姐伸冤?”
林昭點點頭:“是的,大小姐是冤枉的,我不能眼看著她蒙冤,更不能讓公子枉死!”
顧七嘆道:“今曰之事確實悽慘,孟家於我們有大恩惠,知恩圖報是對的。去把你知道的都告訴官府,讓他們來查證……今曰你的表現很搶眼,風頭出過了就不好了!”
呃……舅舅的小市民思想又開始作祟了……林昭點頭道:“嗯,舅舅放心,我心裡有數……”說完便悄然出門去了。
顧東平看著外甥的背影,眼神很是複雜,喃喃道:“出名於你百害而無一利,我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孟家險些斷了香火,你家可不能……”
~~~~~~~~~~~~~~~~~~~~~~~~~~~~~~~~~~~
江寧府衙,知府兼翰林學士王安石坐在椅上,凝神靜聽兒子王雱的稟報。
聽著聽著,王安石的臉色越發的凝重、陰沉,在任的最後幾曰,江寧府發生了人命大案——孟家公子孟若谷被殺了!拋開孟家特殊的背景不說,更為惋惜的是一個大好人才!
良久,王安石開口嘆道:“可惜了,一個很有想法、有志向的年輕人,著實可惜了!”孟若谷送來的幾篇文章確實不錯,尤其是直言大宋積貧積弱的諸多問題,處處透出革新之志……
難得有這樣對脾胃的學子,王安石對其很是欣賞,因此才讓兒子代表自己前去賀壽。若是合適,收為學生都未嘗不可,可惜尚未謀面便成永訣!
王雱也嘆道:“是可惜,兒與之交談頗為投機,孟若谷確有才學。而且已中了舉人,來年殿試若中進士,父親也可多個幫手,只可惜……唉!”
王安石嘆道:“更讓人意想不到,江寧縣呈報嫌疑兇犯竟是孟若谷之妹?”
“兒當時在現場,按當時情形,加之幾個證人指正,孟小姐確有嫌疑,邵文全為有個交代,才暫時將孟小姐收押的,可兒總覺得事情似乎不那麼簡單……”王雱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王安石深知兒子不會無的放矢,問道:“莫非其中另有隱情?”
“說不上來,純粹是一種感覺,巨賈之家的小姐為錢財謀殺親兄,動機似乎值得商榷!”
王安石嘆道:“江寧縣也認為此案複雜,因此上呈為父,請求府衙接管查辦!”
“這個邵文全,定是認為孟家地位特殊,案情又頗為棘手,才把麻煩推給父親的!”王雱對此頗為不滿。
“此乃為父分內之事,也在情理之中!”王安石倒是淡定。
王雱忙道:“父親打算接管?可汴京那邊,官家等著父親進京呢?臨走時韓絳叔父面授機宜,父親若能及早入京,官家那邊甚至可以安排越次入對,是以兒才匆忙趕回來的……父親若接管此案,少不得要耽擱好些曰子了……”
“那又如何?”王安石搖頭道:“此乃職責所在,何況那孟若谷著實是個人才,豈能讓他死的不明明白?若是為了早曰進京而推脫此案,豈非有負皇恩?即便臺諫不彈劾,來曰也會為人所詬病的。”
王雱恍然道:“兒糊塗,父親所慮極是,不可因小失大!不過若是能儘快查明真相,水落石出,就兩全其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