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昭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7頁,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興昭五,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留下意味著什麼,都不是傻子,誰人不知。

既知,這一刻又有誰敢接話,都縮著脖子不敢再吱聲。

「朕知道你們的心思,不過你們就不知道朕的心思?既知朕的心思,你們還想讓朕按你們的心思行事,你們盤算不少。哼,朕旁的事能容得你們,遷都一事關係千秋,也關係大昌的未來,卻是萬萬不能由了你們。」

話說到這個份上,蕭諶的態度堅定,誰也不敢再有所自信地以為,他們可以改變。

「豫州議和一事已然完畢,戰事即休,既遷都在即,是否讓左僕射儘早歸朝?」明鑑覺得,大好的事,戰事已畢,這個時候是該讓孔鴻回來了吧,既是讓孔鴻回來,同時也是要讓孔鴻他們這些有功之士為大昌添喜氣。

遷都後必有封賞,再加上這一回與西胡之戰,各將士皆不畏生死而戰,若是不加以封賞,如何顯得大昌賞罰分明?

明鑑考慮更多的是,雖然姚拾兒一事已然傳遍天下,世人多知姚拾兒犯下的過錯,然蕭寧當日執法嚴明,並無半分徇私之舉,但軍中未必不曾人心異動,亦須趁此機會犒賞三軍,安定軍心。

蕭諶馬上明白明鑑之意,「所得西胡之城池,歸於大昌國土,是要好好地歸置一番。程永宜他們一行不是回來了嗎?能說動他國助我大昌,也該讓他們回來說道說道。」

一去就是數年,訊息不通,蕭諶都拿不準他們是不是還活著。

好在現在有好訊息傳來,人自然是活著的,且不辱使命,將朝廷吩咐的事尤其辦得漂亮,那又豈能不讓他們再回來?

蕭諶有他的打算,「左僕射方面,若是安置城池得宜,該回來就讓他們回來。」

此事就得同孔鴻他們商量之後再決定。

明鑑再問道:「城池佈防?」

這是提醒蕭諶呢,就算西胡把話說得再怎麼好聽,也不能抹滅一個事實,對方只是因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同意休兵,並不是真正願意休兵之人。

以無數將士不畏生死才拿下的城池,豈能輕易叫人再奪回去。更不能助長西胡的氣焰,須得將所得的城池守好!

明鑑有此一問,蕭諶道:「左僕射已然與朕商量過,該準備的已準備妥當。」

那明鑑就沒有什麼可不放心,細節方面自不必再問。

「梁州事宜現在只需等梁州再有訊息傳來,旁的都不必再管。最要緊是遷都事宜,各部須得安排妥當。」蕭諶將事情輕重道明,令他們再也無話可說。

「唯。」姚聖這一個代表出面接過話,定按蕭諶吩咐,事事辦好。

至於此,不管是梁州的事也好,豫州的事也罷,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既如此,且先就遷都事宜,一應準備,等著良辰吉日到,這便往新都長安去。

四月初八,蕭諶與雍州百姓辭行,百姓們自是依依不捨,提起這些年蕭諶在雍州,事事以百姓為先,叫百姓有了主心骨。

雖朝廷早有言明,即將遷都,還是叫雍州百姓依依不捨。

見御駕將行,文武百官一道同行,聲勢浩大,百姓夾道相送,皆是不捨。

「陛下此去,往後我們當如何是好?」有老者相詢之,亦是拿不準將來這雍州還有沒有這太平安寧,讓他們有冤可訴。

「朕雖不在雍州,依然是大昌皇帝,從前你們如何,往後亦如何。天下推行之政,皆為利於百姓,若百姓日子過得不好,只管告訴朝廷,你們的話,我會聽得見。」蕭諶握住老者的手,勸之可安心。

「銅匭、鳴冤鼓、登聞鼓,這些都是朝廷為百姓著想,為百姓備下可令百姓有冤可訴的工具,你們放心大膽的用。只要朕在一日,必不叫你們有冤無處訴。」蕭諶鄭重的承諾。

現如今大昌相對安寧,都是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升官發財死後宮

衣帶雪

穿成愛神後我被迫修羅場

吞仔

為了活命被迫海王

竹系胖噠

師尊,聯姻嗎?

翻雲袖

[綜]一夢一死

挖坑不填

歸依星辰

滾滾是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