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頁
興昭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6頁,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興昭五,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麼一個張難,當初有人舉薦的時候蕭寧便再三與之確定,這一個人可用是不可用。
人倒是原本就是梁州的,功績一報上來,又是前刺史舉薦,蕭寧見前刺史事事辦得漂亮,豈有不重視他意見的道理,蕭諶最後也決定,以張難為梁州刺史。
可是啊,千算萬算總是算不到,靠譜的人舉薦的竟然是這樣一個不靠譜的傢伙。
一個月,才一個月竟然就鬧出戰事。
蕭寧現在連吃人的心都有。
有黑衣玄甲鎮守,山民休想佔得半分便宜。
打仗沒有問題,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用什麼樣的辦法才能保證梁州戰事停下。
北邊胡人的戰事方歇,現在南邊又鬧起來,大昌是不怕有人進犯,能少有戰事總是好事,蕭寧亦不樂意戰亂不休。
「唯。」蕭寧這直接的下令,也是蕭諶給的權利。天下事,若是情急之事,蕭寧可行便宜行事之權,天下兵馬及百官皆聽其調令。
這則詔書下達,三省六部其實都是有意見的,不過再有意見,當初蕭寧巡視,或是連這點權利都不給她,蕭寧能做得了什麼?
後來蕭寧回來,倒是想把這權利交還給蕭諶,蕭諶卻搖頭拒絕,意思也很明白,眼下這天下不太平,後續的事不知還有多少,且讓她留著,沒準什麼時候會用上。
當爹的信得過蕭寧,也覺得這則權利在蕭寧手裡,誰要是想亂來,哪有那麼容易。
況且若是不給蕭寧這權利,蕭諶想著事事都由他來處置,算了吧,他且偷個懶,讓蕭寧在前面頂著。
現在梁州的情況危急,蕭寧也就顧不上其他,連忙準備一應諸事,務必先定梁州。
玉毫亦想起這回事,知蕭寧的印章下發,各地收到訊息定會遵從,毫不遲疑地選擇去辦。
歐陽齊提一嘴道:「遷都在即,鬧出這樣的事,未必無人拿來說事。」
這話蕭寧聞之只是一聲冷哼,「由著他們說了去。無非不過是指日子不對,遷都難道不是他們自大昌成立以來一直叫嚷著?不如他們所願地遷都回到舊京,他們便不樂意?誰管他們樂意或是不樂意。」
如此霸氣之言,也只有蕭寧說得出來,也無人敢懷疑蕭寧說笑。
「也是。」歐陽齊想起那群人就算有再多的心思,面對強勢如蕭諶和蕭寧一對父女,他們講理講不過,想動粗吧,完全沒有這能力。就只能是乖乖的聽從朝廷安排。
蕭寧算著日子道:「還是希望在遷都之前梁州事宜能解決。」
「想來崔刺史必不會讓殿下失望。」崔攸此人,真本事有,若不然也不能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成為蕭寧信任的人。
揚州之前由蕭穎經營,開了好局,同樣,輪到崔攸接任,崔攸一直辦得十分漂亮。
顧及梁州刺史蕭寧不算太瞭解,也正是因為如此,蕭寧與蕭諶提議,要將崔攸再留三年的揚州刺史。
蕭寧這邊等著梁州訊息傳來,雍州亦收到梁州事宜,連同蕭寧對梁州刺史處置也送達。
只是蕭寧這反應之快,有人也想起一樁事,蕭寧之前巡視各州時,確實是得蕭諶所賜便宜行事之權,可是蕭寧巡視回來了,這不曾透過朝廷便調動刺史,以揚州刺史兼任梁州刺史,確定妥當?
妥當或是不妥當,由不得他們說了算。
至少在蕭諶這裡,蕭諶覺得很好,更是不吝嗇地當著眾人的面誇讚蕭寧,「排程有方,知天下安寧為重,甚好。」
得,人家完全不在意自家女兒直接下令行事,也不覺得這樣的直接下令有什麼好非議的。
「陛下,遷都在即,卻生出這樣的事端,是不是緩一緩遷都事宜?」於此時,終於有人找到藉口了。
對啊,新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