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為何是下策,大明:開局重八請我當皇帝,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不以為然。

“陛下!”韓林忽然正色道,“國之大,好戰必亡!您忘了漢武帝和隋煬帝的後果了嗎?”

朱元璋搖搖頭,擲地有聲,“這都是無法形成統治,只是想要把匈奴和高句麗打服,沒有帶來好處。但是咱是要這些地方收為國土,自然沒有這種情況。宋國公你的謀國之策不錯,等我攻下大都,就準備打出去!為萬世子孫開疆擴土。”

說罷,就準備結束這個話題。

得,您是一句沒聽進去。

韓林連忙又道,“陛下,我不早說過了嗎?那些遠方的國家,如安南,早就形成了國族認同嗎?這打下來得不償失。”

朱元璋哈哈大笑,覺得韓林兒還是太年輕,“這不是問題。宋國公你不是說過嗎,這將來我大明人口越來越多,不如他讓他們去那些所謂的蠻夷之地。”

“再用大軍鎮壓,順便推行漢字漢語,苦二十來年功夫,自然那地方的土著不就也是明人了嗎?他們從小學習漢字,學習中原文化,一定不會再反叛。那塊地方不就變成我大明的領土了嗎?”

好傢伙,朱元璋有兩把刷子。

不愧是一個自學成才的草根皇帝。

腦袋瓜還真不一般。

僅僅靠著韓林兒一番提醒。

便想出這這樣一招類似後來歐洲列強掠奪全世界的方案。

移民搞殖民主義。

然後讓當地學漢字,學中原文化。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

確實廢不了多少時間,便能改造這些國家。

但是這個有一個非常大的前提,朱元璋沒有想到。

韓林笑道,“陛下,你知道從應天到巴格達有多遠嗎?”

朱元璋都沒聽說過,“巴格達是哪兒?”

韓林道,“就是我前面所說的美索布達米亞平原平原上面的第一大城。”

朱元璋好奇問道,“有多遠?”

“萬里之遙。”韓林解釋了一下,“而且是直線距離,從張掖過去,還要遠幾千里路。”

朱元璋還是覺得無所謂,“遠就遠點,不還是能到嗎?”

韓林苦笑,“陛下,你忘記了蒙古帝國嗎?”

“什麼意思?”朱元璋還是不太明白韓林的意思。

“陛下您知道嗎?當年蒙古西征是把這些地方都拿下來了在極西建立了四個蒙古汗國,分別由成吉思汗的子孫鎮守。”韓林反問道。

朱元璋詫異道,“怎麼可能,蒙古人把這些地方都拿下來了,咱的父母怎麼可能餓死,你不是說這些地方沃野千里?”

韓林壓低了一下聲音,“之所以這樣,因為蒙古帝國分裂了。當年忽必烈即位後,元朝就和他們成了不同的國家。”

朱元璋道,“他們不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嗎?”

韓林解釋道,“正是。但是皇帝只有一個能做,這些汗國不滿意,自然是分崩離析。”

朱元璋沉思了一會兒,這才緩了口氣,又說道,“咱想通了,那是成吉思汗沒有遠見,在這些地方用他的子孫鎮守,後來為了帝位自相殘殺,分裂了。所以朕決定了,以後佔領這些地方,一定要選擇信得過的人去鎮守,在當地要設立郡縣。”

韓林扶了扶額頭,“這是分裂原因之一,主要的原因還是路途遙遠漫長,當年窩闊臺死了,陛下知道西征大軍得知窩闊臺死亡的訊息,多久嗎?”

朱元璋搖搖頭。

韓林告知,“一年半,陛下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就算打下這些地方,鎮守的將領必然要反。”

“因為距離太遠了,陛下在應天下一條聖旨,就算八百里加急,到達這些地方也至少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