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十二章 中策與下策,大明:開局重八請我當皇帝,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剛說完。

朱元璋便說,“多招幾個女官,改變人們的看法倒是可以,咱這皇宮也有不少女官來管理。”

“不過這世上女子沒多少讀書的,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就是允許他們科舉考試,也沒多少人能考上。當宰相更是不可能。”

“而且現在女子在家以父為綱,嫁了人以夫為綱,死了夫君就要以子為綱。”

“就是咱是皇帝,也沒辦法改變這種現狀。”

“倘若要實行這條政策,至少需要花費二三十年時間,才能慢慢轉變人的思想。有點慢。”

“按照愛卿所講,這二三十年間,人口不就又翻倍了。”

“上策可以用,不過中策是什麼?”

沒惹怒朱元璋。

這讓韓林有些意外,不是對女性很不尊重嗎?

竟然還自己觸類旁通般說出了操作策略。

其實這是韓林讀書不認真。

朱元璋是公認的對女性不太友好的皇帝,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又特別欣賞優秀職場女性。

一大批女官因為被他賞識,光耀門楣,給家裡撈到了官職。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吸取歷代宮廷制度精華,制定了六尚一司宮廷女官體系。

不過永樂之後,女官職權大部分轉移給了宦官,已經形不成足夠的政治勢力。

在明初,女官挺多的。

所以朱元璋對女性當官不反對。

韓林思考了一下,接著說,“中策就是發展農業,獲得更多糧食。提高供養人口的上限。然後再修改繼承法,子女都有權利分割財產,這樣一來,扭轉多子多福,重男輕女的思想。”

朱元璋點點頭,卻說,“改變法律,沒什麼問題,但是高產作物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韓林笑笑,自然是有的,土豆紅薯玉米確實在新大陸。

但是不一定非得要有作物才能高產。

可以開啟格局。

“陛下,這不用擔心,臣知道辦法。”

朱元璋從小就是農民,對農事很是熟悉,自然是知道農田產量的低下,所以一下子就期待起來,“是什麼?”

韓林說的口乾舌燥,清了清嗓子,這才說道,“自宋代引進了占城稻後,糧食產量翻了倍,可見占城稻的優秀。但是陛下,你可能不瞭解,引進到國內的占城稻產量遠遠達不到當地的產量。”

“這是何故?”朱元璋問道。

韓林道,“因為占城安南處於天南,四季都是夏日,它們一年可以收三次。”

朱元璋有些吃驚,“三次?”

韓林點點頭,“而且安南占城面積雖小,但是加上他們東邊的東邊的暹羅等地,面積也有湖廣行省那麼多。陛下,你想想這麼大的土地,自然是糧食充足,在安南,隨隨便便就能活下,很少發生過饑荒,除非大洪水和大臺風的時候。”

朱元璋沉思了半響,這才問道,“宋國公你的意思是攻下安南,作為糧食基地。”

韓林搖搖頭,“不是這個意思,臣覺得安南不可以攻。”

“安南山高水遠,交通不便,我們拿下了它。不僅要勞師遠征。”

“而且賦稅難收,朝廷反而貼錢去管理他們的治安。”

“因為安南自從南漢白藤江之戰後,已經與我們分離了四百年。”

“他們形成了強烈國族認同,我們去進攻,就算秋毫無犯,他們也只能認為我們是在侵略。”

“那時候,到處都是反抗者,安南多原始森林,山高林密,就算有大軍駐紮安南,也難以剿滅。並且環境與內地大有不同,容易導致水土不服,瘟疫蔓延,元初征安南,便是如此落敗。可謂得不償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