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大豐收,耕耘貞觀,倚夜聽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割小麥的時節到來,整個高陵進入到最繁忙的時候,眾人開始在杜楚客指揮下夏收。

此刻,不僅呂才帶領農業學府的學生們加入收割,甚至連徭役隊伍也都行動起來。

可以說這幾天時間沒人會感覺勞動力多餘,巴不得能有人可以搭把手。

畢竟能在晴天儘可能把麥子收割,對後續儲存之類的事也方便得多。

麥子收割後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曬麥子,如果雨天收割,那麥子儲存起來就會非常麻煩。

如果水分過多,說不定麥子就會發黴,雖然對底層百姓來說,發黴的麥子也能吃,但這哪裡比得上曬乾了能儲蓄起來的幹麥子來得好,最起碼朝廷收稅不收發黴的麥子。

而李泰則去了一趟長安,去找暫時代理司農寺的戴胄,希望戴胄能派人過來做個見證。

對李泰來說,最好自然是拉李世民過來看,但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哪這麼有空,說來就來。

所以還不如讓民部尚書戴胄,派遣人過來監督。

一則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種田計劃成功,二則也方便直接向戴胄所在的民部交稅。

戴胄思索了一下,也想看看李泰一直以來都堅持種植小麥,想看看小麥收成到底如何。

所以便派遣了司農少卿閻玄邃前去做個見證。

閻玄邃自己當初在處理蝗災時也見過,如今司農寺內,竇靜與趙元楷未成迴歸,閻玄邃倒隱約有成為二號人物的資格。

所以戴胄如今的安排,到也沒小看李泰,反而顯得很是重視。

閻玄邃依舊如同當初見面時一樣,對李泰保持著恭恭敬敬的態度,不敢有有絲毫逾越。

但閻玄邃做起事情來一絲不苟,他也沒只取一畝土地測量,而是帶人取了好幾十處麥田作為稱量田畝,並留下兩三位隨從進行監督秋收,而李泰自然先從這裡開始收割麥田。

李泰隨了閻玄邃的意思,絲毫沒有弄虛作假,畢竟自己也想要知道,自己儘可能整合這時代的技術,經過一年實驗,一年耕種,藉助這好年景能取得什麼成就。

“越王,您好像特別喜歡種植小麥!”閻玄邃倒也不怎麼關心測量,反而與李泰閒話。

畢竟不論是閻玄邃,還是李泰,兩個傢伙都絲毫沒要加入到勞動大軍的意思。

當然,李泰肯定是沒興趣的,因為李泰弄出農業學府,就是知道幹農活絕對是這世道最辛苦的事情,但卻又是一切事情的基礎,所以讓自己的學生們替師辛勞吧。

“嗯!”李泰聽到閻玄邃的話語,點頭道,“我比較喜歡吃包子和水稻!”

“這倒蠻少見的,南方魚羹稻飯,我們北方大多數都是以種植稷為主,小麥不算多見!”閻玄邃對李泰說道,“沒想到越王您對小麥這種雜糧多有推崇,如今更主要種植。”

李泰聽到這話倒有幾分愕然,因為在李泰看來,北方種植小麥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說實話,李泰並不瞭解小麥與小米(粟)在北方的爭鬥歷史。

在李泰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實際上卻是小麥本土化了幾百年後,才在一堆雜糧中脫穎而出成為五穀之一,後來甚至幹掉粟米,成為了北方糧食的帶頭大哥。

哪怕南方的水稻成了華夏糧食的代表,但小麥依舊在華夏主糧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這裡有兩次關鍵最關鍵的蛻變,第一種是從小麥到冬小麥的蛻變。

這讓原本百姓需要從春耕到秋收,除了冬季以外的三季都要勞作,變成了秋種夏收。

對政府來說,這些百姓省下得時間進一步的增加了平均社會效率,百姓們原本勞作一年,變成了勞作半年,畢竟冬天一般是讓百姓窩著,而不是讓百姓幹活的。

至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