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用轉民用,耕耘貞觀,倚夜聽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泰倒沒想到,幾年時間朝廷上面的朝臣也已經有了如此變化。

細細數來從當初自己創立農業學府到現在也已經有了六七年的光景了,一些人扛不住時間的侵蝕也是正常的事。

如今回到了長安,也是要多去看看這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老臣了。

李泰稍稍收斂情緒看著呂才道,“初質,農業學府和鄭白渠那片試驗田發展得如何”

呂才道:“回稟燕王,在您走後,農業學府的每年畢業學生差不多維持在五千人左右。

不過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基本上投在了杜相所領導的大運河津口,以及河南地區的農學社。

同時廣州地區也年年有派遣學員過去,甚至有學員病死在廣州回不來了!”

李泰聽到呂才的話,心下忍不住感到闇然,道,“感謝學員們的貢獻,如果有父母的,撫卹好他們的父母。若孤兒,則將他的名字銘刻在農業學府的校史中。

但長安與廣州間的交流,要繼續下去!”

李泰明白前往廣州那種地方,真到了還好說,偏偏這一路上是最難受的。

這時代前往廣州那種地方,哪怕官道也有很多崎區,一路上別說什麼人為打家劫舍,單單是蚊蟲叮咬,水土不服,就足夠了讓人受罪了。

更不要說,誰也不知道荒郊野嶺的有什麼東西,說不定直接跑出一隻飢餓難耐的大貓,然後就沒然後了。

“走廣州的道路也儘量規劃好,能走水路的走水路,沿途多建立一些學院的據點驛站,方便學員們順利往來。”

李泰思索著一下,對呂才道,

“等將來航運業有所發展,不說航運能在大海上航行千里,只要能做到沿我們大唐海岸線進行航運,那廣州就不會再成為我大唐的流放之地,而是能夠生產甘蔗的寶地了!”

說實話,在廣州的甘蔗倒這幾年種植出來了,而且畝產也在學子們的努力加加大。

因為不可能直接扛著甘蔗進行販賣,製作成蔗糖幾乎是這一種產品唯一的銷售方式。

但即使如此,因為道路的崎區,以及距離大唐中心的遙遠,這讓甘蔗想要運輸出來真的是相當困難。

而製作一條運河或者道路能讓廣州區域跟長江流域溝通起來,那蔗糖行業才算能有未來。

否則也就是奢侈品,頂多隨著大唐資源有所傾斜,成為了軍需用品。

但也就只是到這種程度了,想更進一步發展卻是交通限制了廣州的整體發展。

“呂才明白,所以一部分的人,會讓他們沿途尋找合適的地點住下,就地組建農學社。

如今這長江以北,多少有一些零星的農學社了!”呂才對著李泰回答。

呂才說道這裡,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繼續道,“至於另外一點就是,鄭白渠修建出來已經三年有餘,土地經過三年照顧,已逐漸恢復上田應該有的肥力。

所以我們開始準備逐年減少在鄭白渠的藥材種植,而準備如同燕王您以前的規劃,在餘杭錢塘地區尋找合適的地方種植藥材,然後透過大運河把這些藥材大量的運輸到洛陽。

自從您讓我們在洛陽建立了渡口,我們在洛陽那邊儲蓄的物資卻是越來越多了。”

李泰點點頭,雖然自己離開了長安,但是農業學府到底是發展順利。

至於自己把一部分的物資儲蓄在洛陽,那是因為長安與洛陽間的距離算不上遙遠。

同時洛陽因為京杭大運河,除了去蜀地,去其他地方都是四通八達。

這樣的情況下,物資放在洛陽,相對來說轉運方便。

所以在洛陽的渡口興建起來後,李泰便讓呂才在洛陽修建各種各樣的倉庫了。

至於不放在長安而放在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