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5章 秦教官的餿主意,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鎮海軍這邊同他也是通暢的聯絡渠道。加上大勝關距離南京也沒幾步路,老朱每日都能接到最新戰報。
朱總督是個打老了仗的人,也知道野戰鎮海軍不是建奴的對手,對於鄭森的固守戰略非常贊同。
可是,這事在王鐸這裡卻沒能透過,他想主動出擊。
……
“王閣老這次真是出了奇了。”大勝關前,少年鄭成功的中軍大帳中,一向嚴肅的寧鄉軍教官團團長秦易難得地同鄭森開起了玩笑:“閣老自誓師以來,慷慨激揚大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駕駛。可真上了戰場,王學士卻一再叮囑咱們務必謹慎,需做到萬無一失才好,不可輕車冒進,損了士氣。又說,鎮海軍可是留都唯一可用之兵,若有個三長兩短,南京如何?可如今卻一反常態地督促咱們出兵,於奴酋阿濟格決戰。他能有如此勇氣,真叫人敬佩啊!相比之下,指揮卻顯得舉棋不定,未免給人暮氣沉沉之感,不像是少年英傑。若我是少將軍,定會出陣殺敵,為國效力,馬革裹屍。”
鄭森沒想到秦易居然調侃起自己,苦笑道:“秦教官休要埋汰,死於沙場固所願也,卻不能無謂地犧牲。鄭森以身殉國不要緊,可若是因為鹵莽出擊,丟了大勝關,以至留都淪陷,就算是死了,也不能瞑目。當然,我也知道軍中士氣正盛,將士們這些天都在積極請戰,可打仗這種事情,卻不是能夠憑著一腔子熱血就成的,其中需要考量的東西實在太多。”
秦易收起笑容,看了看已經成長起來的少年將軍,點點頭:“確實,一場大戰,敵我雙方都調動手頭所能調動的一切力量,在戰時,彼此都想在區域性佔有勢和量的優勢。簡單來說,在區域性戰場,力量必須強過敵軍才能決戰。孫武子兵法上不是說過,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所以,在實際作戰中運用的原則是:我十倍於敵,就實施圍殲,五倍於敵就實施進攻,兩倍於敵就要努力戰勝敵軍,勢均力敵則設法分散各個擊破之。兵力弱於敵人,就避免作戰。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鄭成功附和道:“確實,這一戰江南江北可不止又大勝關這個戰場,穎川侯當出與我見面的時候就已經將整個計劃與我說得明白,他這次是要全殲建奴於江淮,一舉剪除困擾我大明幾十年的建奴之患,而不僅僅是守住留都。如今,寧鄉軍的主戰場在揚州,等到消滅多鐸之後才會南下加入南京戰場。在江北,孫太初集淮安廬鳳寧鄉高傑四軍圍攻多鐸,已形成局面優勢。而大勝關這邊,我鎮海軍不過兩三萬人,而阿濟格則有八萬。且建奴來勢洶洶,現在出擊,實為不智。王閣老的提議,我是不會同意的。”
這個時候,立在一邊的施琅忍不住道:“少將軍和秦教官說得是,我就不明白了王學士連這都看不明白。這老頭剛到大勝關的時候,一看到建奴的斥候就嚇得白了張臉子,不住提醒咱們守好城寨,不要冒進,現在怎麼突然催促我們出兵了,直叫人看不明白。”
秦易苦笑:“有什麼看不明白的,這事其實很簡單。王學士之所以突然如此激進,還不是因為朱總督同意我軍固守待援的方針。王閣老同朱總督不睦,凡是朱總督同意的,不問情由,他總是要反對的。”
“啊!”施琅好象明白了什麼,氣惱地一拍額頭:“原來是這樣,秦教官這一句話,真是撥開雲霧見青天。咱們大明朝的大老爺們,遇到事還真是隻問屁股,至於國事如何,卻也不放在心上。一支軍隊,來了兩個督師,咱們夾在中間還真是不好做人。”
鄭成功也搖了搖頭:“王閣老畢竟是督師,他有親自坐鎮大勝關,若王學士一心要我等出陣,此事倒是麻煩。我倒是可以向王閣老痛陳其中厲害,可是……”
少年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