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5章 秦教官的餿主意,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北,淮安揚州戰場打得如火如荼,打得屍山血海。

但此刻在南京大勝關戰場,卻顯得異常的平靜。

建奴阿濟格大軍拿下九江安慶府之後,一刻也不停歇,又順當地攻克太平府。如今,他們的前鋒也推進到了採石,朝發夕可至大勝關。

還好,鄭家的鎮海軍有水運的便捷,搶先一步佔據了大勝關這個戰略要點,主力戰兵加上民夫輔兵,達驚人的三萬之巨。這已經是江南地區的第一大軍事力量了,又了地利之便,就不得叫讓清軍謹慎起來。

阿濟格大軍自去年從北京出發進攻陝西李自成以來,所向披靡,打得極順,部隊上下洋溢著驕橫之氣。不過,他在驕狂,卻也不是一個笨蛋。知道這道關口不是那麼好拿下的,這也是南京唯一的屏障,若是丟了,弘光政權的留都將無險可守。既然弘光小兒不肯離開南京,必然會下死命令給大勝關守軍,讓他們堅守,如此一來,這一仗要想取勝,就不得不耐心加上小心。

所以,阿濟格一反先前秋風掃落葉的攻擊態勢,讓部隊慢下來,只派小股斥候前往偵察。後續主力則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地慢慢推進。

這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是,攻打大勝關這種隘口和要點,需要火炮配合。

當塗蕪湖地區水網密佈,擺明朝糟糕的財政所賜,這一帶的道路橋樑已經幾十年沒有維修過。當阿濟格行軍的時候,明明輿圖上有一座橋樑的,可一走到跟前,卻只能看到滔滔河水。沒辦法,只能停下來搭建橋樑。

步兵和騎兵為了推進速度,或許可以涉水而過,但大炮不成。吳三桂的漢軍……這群混蛋,打仗不成,走路也不成。至於尚可喜的火器營,那些大炮,移動起來非常麻煩,非常的慢,沒有火炮,要想拿下大勝關……靠步兵鬼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聽人說,鎮海軍是福建鄭芝龍的精銳,也算是明軍中的強藩,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阿濟格也不急,反正我大清兵強馬壯,那下南京,活捉弘光小兒不過是時間問題,說不好大勝關就是滅亡明朝的最後一戰。為山九仞,也不急於一時。

他卻不知道,自己這一謹慎的態度正中了鄭森的下懷。鎮海軍雖然經過寧鄉軍教官團的嚴格訓練,是一個小號的寧鄉軍,可戰鬥力卻無法同寧鄉軍相比。這時候貿然出擊,定然不是阿濟格的對手。

若是鎮海軍有個閃失,自己這一年來所花的心血全部白費不說,南京也將處於清軍的直接攻擊之下。而且,在此之前,孫元已經和他推敲過這一戰將如何打。

按照孫元的計劃,鄭家新軍先牢牢將大勝關守住,拖住安濟格大軍。等到寧鄉軍解決了江北之敵以後,再過江參戰。如果大勝關實在困難,揚州鎮水師也會逆流而上支援。

反正一句話:以守待變,以拖待變。

野戰或許不成,但守住大勝關少年鄭成功還是很有信心的。他的信心來自經過教官團訓練的精銳士卒,來自揚州鎮支援他的大量新式槍炮,尤其是那二十門啥拿破倫八鎊青銅炮。

這玩意兒簡直就是軍國利器,尤其是裝上榴霰彈,一個齊發,覆蓋幾里地方圓的戰場當不在話下。往城牆上一放,敵人若是排著密集陣型過來,那就熱鬧了。

當然,大約也是因為這種火炮的威力實在太大,日常的維護也非常麻煩。其中很多零件都需要經常更換,而這些東西也只有揚州鎮能製作出來。比如絲桿,若是自己弄也能夠生產,不過,用不幾次就會壞掉,怎麼也比不上揚州鎮出品堅固耐用。

定下了堅守的戰略之後,鄭森很自然地知會了自己的兩個頂頭上司,大學士王鐸和上江總督朱大典。

朱大典自從被王閣老用金瓜錘打成腦震盪之後,一直無發視事,如今還呆在南京城裡養傷。不過,對於前線,他還是很關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