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6章 抱負,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務也不繁忙,日子過得倒是滋潤。可一段時間之後,侯朝宗的名士脾氣犯了,感覺呆在徐州也沒多大意思,便靜極思動。
如今的揚州鎮一切以軍事為先,而且孫元的軍事系統自成一體,作為一個新人,沒一兩年工夫根本熟悉不了這一切,首先他雜學上就有短板,而且沒有什麼實踐經驗,很多事情都插不上手。
漸漸地,侯朝宗感覺自己只能坐而言,而不能起而行,這讓他很不滿意。
他現在頭上雖然頂著個平陽知府的頭銜,可平陽府遠在山西,現在還在建奴手頭。
北方被李自成和建奴攻佔之後,大量官員南下投靠弘光政權。南京六部和諸省根本就安置不了這麼多官員。所以,很多人依舊擔任以前的職位,俸祿不變。說穿了,比如你是陝西巡撫,現在還享受省一級待遇。至於政務嘛,等朝廷恢復陝西再說。具體什麼時候恢復,老天爺才知道。
說起來,進入決策中樞,成為孫元最最親信的智囊,侯方域應該很得意才是。但問題是,決策這種事情,因為不熟悉揚州鎮的系統,他無話可說,再這麼下去,難免叫人看輕了。於是,他就有了個下歷練的心思。
帶兵顯然是不可能的,至於做地方官,好象也沒有合適的地方安置。就孫元而言,手頭也不過幾個州府,早早就有人選了。
這一日,揚州鎮核心決策圈的幾個人正在核對今年鑄幣所獲錢息的利潤。自然開始鑄錢之後,鷹洋和弘光通寶所獲之利有開始追趕海貿的趨勢,按照孫元的說法,那就是“內需已經拉動了。”
得出的數字讓孫元大為振奮,道:“看來,今年秋初的北伐應該沒任何問題,只等新糧入庫了。”
說了半天話,不知道怎麼的,眾人又說起北京那邊,黃佑指出,建奴自從黃臺吉實行明朝政治制度之後,政局一直不穩。特別是在黃臺吉駕崩之後,豪格和多爾袞的奪嫡之爭幾乎釀成一場腥風血雨。後來,為了穩定朝局,兩方勢這才推福臨出來作為平衡和緩衝。畢竟,福臨只是一個小孩子,一個傀儡,能夠被大家所接受。
這一年來,多爾袞靠著在八旗軍中的勢力對豪格一系諸多打壓。但現在不同了,八旗主力已經被多鐸全數丟在揚州。如今,北京那邊唯一能戰之軍只剩豪格的正藍旗部隊。失去了多鐸阿濟格,失去了野戰軍團,多爾袞根本就壓不住豪格,說不定會起亂子。到那個時候,就是我寧鄉軍的機會。所謂,堡壘通常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說完,眾人又搖頭說偵緝廠北平站無能,這麼長時間了,竟然沒有半點可用的情報傳來,必須嚴加申飭。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侯方域就動了心。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自己的機會。
作為一個讀了一輩子書,平日袖手談心性,毫無實踐經驗的書生,侯朝宗其實在寧鄉軍中也就是個文書角色,威信不立,也沒有什麼實權。
到地方上做官沒有可能,打仗……那還是算了吧!
北京那邊倒是一個立功的大好機會,正如大家所說,如今建奴內部不穩,黨爭激烈,如果自己能夠去北京,挑動建奴內亂,那可是驚天動地的大功勞啊!
而走上層路線,幹這種事情,不正是自己的強項嗎?
如果真能做成,今後就算是在揚州鎮裡站穩腳跟了。
侯方域思考了兩日,下了決定向孫元提出能不能讓自己到北京走上一趟。
孫元沒想到侯方域這個書生竟然如此勇於任事,大覺意外,問他又什麼計劃。侯方域回答說暫時沒有任何想法,就去走走看看,見機行事,也算是一種歷練。
孫元勸了他幾句,見他去意已定,也覺得侯朝宗在徐州也沒什麼要緊事務,就點頭同意了。
又叮囑侯方域說:“朝宗你這次去北京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