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6章 三個問題,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話,弘光皇帝突然響亮地吧唧了一下嘴巴,語音含糊不清地嘟囔:“北京好啊,北方怎麼著也涼快些,朕……朕熱得……呼呼……”又睡了過去。
聽到皇帝這話,阮大鋮大受鼓舞,目光精亮地盯著馬士英:“萬事俱齊,只欠東風。首輔,幹吧!若你點頭,內閣就出一個條陳進呈御覽。”
馬士英嘆息一聲:“以鎮海軍替代寧鄉軍北伐,不是不行。但老夫有三個問題,還請次輔大人回答。”
阮大鋮:“首輔請問。”
馬士英豎起一根手指:“首先,鎮海軍能打得過建奴,能順利收復北京嗎?據老夫所知,鎮海軍有三萬人馬,從鎮江去北京何止萬里。這三萬人又要保護糧道,四下一撒,真拉到前線去,有個兩萬就算不錯的。區區兩萬人馬要攻打北京這座堅城,談何容易?如果是一萬寧鄉軍,或許還行。”
阮大鋮冷笑:“首輔你實在是太過擔憂了,在下請問首輔,大勝關一戰是誰打的。是靖遠伯鄭森,而不是孫元。當時阿濟格手下多少兵馬,三萬左右。鄭大木與之野戰,不也獲得一場空前大捷。這一戰,朱閣老和王閣老可都是看在眼裡的,事實勝於雄辯。不要以為離開了孫元,別的部隊就不能打了。我老家有一句話:沒了孫屠夫,難不成還吃帶毛豬。”
他吞了一口唾沫,接著說道:“沒錯,孫元是能打,揚州一戰,盡殲建奴主力。如今,建奴在北京雖然號稱有十萬大軍,可都是漢軍旗和九邊降卒。如今建奴朝不保夕,北京城人心惶惶。我王室驚旌麾所指,自然傳檄而定。建奴真正可以依靠的不過是豪格手頭六千多正藍旗騎軍。六千多派得上什麼用場,大勝關三萬建奴主力都被鄭森擊潰了,難不成豪格還能強多他?所以,我認為,這一戰,我大明必勝,要相信鄭大木。”
馬士英:“鄭大木確實是一員虎將,老夫再問第二個問題。”
阮大鋮:“首輔請問。”
馬士英:“阮次輔,鎮海軍北伐,老夫原則上同意,這次收復幽燕,關係到我大明國運,關係到天子能否還朝。多一人就多一份力量,鎮海軍乃是虎賁之師,自然不能不用。據老夫所知道,江北諸鎮兵馬也開始動了。孫元已經將行轅移去徐州,整個軍鎮的兵馬物資都在朝徐州集結;劉春攻佔濟南;高傑已經前鋒已經抵達宿州,準備沿歸德入豫;黃得功也在調集兵馬準備北上,幾十萬虎狼之師各個摩拳擦掌,畢其功於一役,欲要奪得頭籌。鄭芝龍就算沿水路走得快,也未必就第一個進北京。此事你怎麼看?”
這是馬首輔的第二個問題。
是啊,攻打北京何等重要,江北諸鎮都要奪得頭功。若是鄭家新軍不能首先搶下北京,關閉九門,將京城牢牢控制在手裡,朝廷忙上半天,還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其他幾支軍隊,無論是誰搶下北京,將來都是個大麻煩。這些軍漢,肥肉吃進嘴裡,還會吐出來嗎?
阮大鋮:“此事也易,不外是分化瓦解江北諸軍,讓他們慢上一拍就可以了。”
“這事就是個笑話了。”馬士英有些不悅。
若真使出見不得光的陰謀詭計,朝廷的體面還要不要了?
再說江北其他三鎮可都是被孫元打服了的,他們敢違抗寧鄉軍的命令嗎?
阮大鋮一臉的自信:“不然,不然,首輔且聽我說。據我看來,江北四鎮中,揚州鎮實力最強,接下來就該輪到黃得功的廬鳳軍了。這個黃得功雖然粗鄙,可對朝廷卻是忠心耿耿的,這一點從當年江北諸鎮擁立天子上就能看出來。揚州之戰,廬鳳軍損失最小,佔的地盤最大,究其力量也不遜色揚州鎮多少。朝廷可發一道聖旨去廬州封他為國公,命他率軍西進鎮撫湖廣,追剿建奴和闖軍殘部,並在適當時機入川剿滅張獻忠。如此,江北四鎮就去了一半兵馬,鄭芝龍打下北京的機會就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