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3章 勸進表(二),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對於孫元稱帝,眾降官是巴心不得。若孫元不稱帝,依舊做弘光皇帝的臣子,他們這群人只怕就要被解送南京,依律論罪。

一旦新朝開創,他們叛變的是明朝,又不是寧鄉軍,孫元要治罪也沒有理由。

這次如果上勸進表,不但無罪,反而有從龍之功。

至於發還土地給京城縉紳一事,也不會有人再提了。就算有人在孫元面前提起,估計他也是一笑了之。假如治謝龔等人的罪,那不是打他自己的臉嗎?

政治上的事情,其實講究的是一個體統和麵子。尤其是孫元作為明朝的臣子登基稱帝王,對於這種東西看得更重。

當下,龔鼎孳就叫道:“孫如皋,不,君侯提三尺劍起於壟畝,驅除韃虜,還我河山。明朝國阼已休,弘光昏庸無道,朝中虎狼遍地。正是君侯正君位,解生民於倒懸之時。登帝王之位,眾望所歸,當仁不讓。天下人盼之一日久矣,龔鼎孳不才,願意起草!”

侯朝宗見他如此上道,心中大喜:“沒錯,正該如此。依我看來,這封全進表,當由坦公謝公和龔大人起草。寫好之後,侯方域當聯絡軍政各位大人,在君侯入京那一日聯名上書。請!”說罷,就朝長案上一指。

三人也不再多說,施施然走到案前,由書法一流的謝升執筆,商議了半天,總算將一封勸進表寫好。

在他們動筆的時候,侯朝宗就在一邊動起了心思:這份勸進表寫成之後,得先讓高傑和劉春簽名。此二人雖然不是君侯的嫡系,可官高位重,又獨領一鎮,有他們領頭,政治上的影響極大。將來君侯一旦對南方用兵,自可傳檄而定。接下來才是黃佑傅山和各營營官。

對於擁戴君侯登基一事,青主自然早有心思的。只不過,這種政治不正確的事情,他也不好明言,只能在暗地裡製造輿論。

這事看來還得我侯方域來實施,只不過,此事也不知道該如何同興平侯和東平侯談起?而且,我也碼不實在他們二人究竟有沒有擁戴君侯之心。

如果適得其反,又或者這二人中有任何一人對明朝還抱有幻想,說不好要將我給扣下來,當成反賊送去南京……

真真是頭疼啊!

……

正琢磨著,門外就有人喊:“朝宗先生,興平侯和東平侯也過來了,正同俞亮將軍爭吵,都快拔刀子了,你快過去勸勸。”

侯朝宗轉頭看出去,就見甘鳳瑤一臉驚慌地走進來。

侯朝宗將張謝龔三人起草的《勸進表》收入袖中走了出去,問:“小甘,這一大早的,興平侯和東平侯怎麼就過來了,是世子或者青主請他們過來議事的嗎?”

他心中也是奇怪,這俞亮怎麼同二人鬧起來,還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

想了想,他又覺得不對。世子現在還在睡覺,不可能叫人去請高傑和劉春的。傅山一大早就出門去了,根本就不在行轅裡。

甘鳳瑤看了看屋中其他三人,一臉的警惕。

侯朝宗:“有話儘管說。”

甘鳳瑤這才低聲道:“是俞亮將軍把兩位侯爺給告了,告到朱指揮使那裡去。指揮使一大早就派人去將興平侯和東平侯給請了過來,兩人剛一到,就和俞亮鬧了起來。”

侯朝宗有些驚訝:“俞亮將軍將他們給告了,所為何事?”

說句實在話,高傑和劉春此刻雖然死心塌地地追隨君侯,可他們並不歸揚州鎮統轄。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也就是聽調不聽宣。遇到事,軍鎮也只不過是同他們商議,並不能直接下令。

俞亮竟然在朱玄水那裡告了二人一狀,這不是胡鬧嗎?

朱玄水可管不住他們,最終還得由世子和傅山出面調解。

甘鳳瑤一頓,回答道:“在以前,君侯在制訂攻略北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