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2章 勸進表(一),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說,真這麼簡單就好了。”侯朝宗一臉戚容。

張縉彥:“朝宗,你有話但說就是了,還請不要賣關子。”

謝龔二人也連連拱手:“朝宗,還請教。”

侯朝宗卻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反問張縉彥:“坦公,你也做過崇禎朝的內閣首輔,依你看來,當初國事糜爛至斯究竟是何緣由?”

龔鼎孳:“朝宗,都什麼時候你還說這些,道理很簡單,那是崇禎天子昏庸無能。上有紂桀之君,國家焉能不亡?”

張縉彥橫了他一眼,忍住氣:“崇禎朝之所以如此糜爛,以至連京城都被闖賊攻下,那是因為國庫空虛。到甲申年的時候,國庫空可走馬,兵部連派出信使的路費都拿不出來。沒有軍費,自然無力抵擋李闖的賊軍。”

“對,也不對。”侯朝宗道:“說起甲申慘局,曹國公當初和在下也曾議論過,除了說到國庫空虛之外,君侯有一句說得很有見地;‘甲申慘局的重要原因不是國家沒有錢,國家沒錢那不過是表象,實質是國家再沒有動員能力,動員人力和物力用來消滅國內流寇,賑濟百姓。而這動員能力究竟去哪裡了呢?一個政策制訂出來,需要官員實施。而崇禎朝的時候,文官一枝獨大,沒有制衡沒有監督,很多人都不肯做事。這才使得國事一天天爛下去。’”

聽侯朝宗將矛頭指向文官,三人心中都不服氣,卻又不敢說話。

侯朝宗:“大家以前一談起政務,都說先王制度,祖宗家法。實際上,明朝幾代帝王所制訂的制度已經非常完善了,內閣擬票,司禮監批紅,百官實施。三法司和廠衛監督。崇禎朝的時候,廠為被裁撤,司禮監流於形勢,文官一枝獨大,我朝的制度自然就壞掉了。”

張縉言:“天子於士大夫共治天下,廠衛都是小人,裁撤掉他們,獨用文官難道不是善政嗎?”

侯朝宗突然冷笑:“坦公還是偏執了,是的,廠衛中有小人,難道文官中就沒有小人了嗎?文官中有君子,難道廠衛中就沒有君子?歷朝歷代的奸佞中如秦檜張邦昌蔡京之流難道都是內侍?君侯還說過一句話,歷朝歷代末年之所以毀朽,那是因為實行的是人治,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臣子的道德上面,而不是用制度約束。人治這種東西,人的道德這種東西其實是無從琢磨的。好的制度約束的不只是君子,也能約束小人。廠衛能做事,為什麼不能用。崇禎皇帝廢除廠衛的結果是,連北京城都被李自成攻下來了。可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他繼續說道:“當然,也不是說君侯就要重設廠衛,實際上,南京那邊後來不也重新設定了錦衣衛嗎,朱玄水也做過一任指揮使。但有幾個可以監督官員和臣民的強力情報機關也是必須的。比如寧鄉軍中的軍法處和偵緝廠,在歷次對建奴作戰中就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他又冷冷道:“軍法處於主要是對軍隊內部,偵緝廠卻又不同,主要負責遼東建奴和收集國內情報。這北京城中自有一處交通站,探子多得很。據我所知道,偵緝廠的總理事務梁滿倉可是一個如同蒼鷹郅都似的人物。秦易你知道吧,那可是追隨君侯快十年的營官,不也被他抓過兩次,被折磨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金雕軍營官冷英知道吧,何等顯赫的大將,那次若不是君侯親自說話,他冷二郎的骨頭都爛了。”

“你們這一日在京城鬧出這麼大動靜,要將田宅還給縉紳們,這個訊息北京交通站的人只怕早就知道了。只怕君侯一進城,你們還沒見著人,先就被梁滿倉捉去了。廠衛詔獄的殘酷各位也是知道的,只怕會被那梁老總照樣來一遍。”

說起偵緝廠,大家或許沒有什麼直觀的感受,可一說起東廠,所有人都是面色大變。

謝遷和龔鼎孳一想到落到東廠手中的厲害,再也承受不住,腿一軟,癱坐在地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