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3章 傅山的教育,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散會之後,傅山和黃佑立即下去忙碌。

孫元在節帳中將手頭的事情處理完畢之後,喝了一口茶水,想了想,還是決定在孫天經叢集開赴密雲之前最後和兒子見上一面,說上幾句話。

從揚州出發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月,父子二人朝夕相處,往日僵硬的關係總算得到了緩和。

次番乃是兒子第一次出征,頭上還頂著一個統帥的名號。當然,他也不過是掛個頭銜而已,實際上,統帥四路大軍做戰的最後決策者乃是傅山。高傑人如其名,還是人傑,劉春桀驁不馴,一頭惡狼,也只有傅山這種老狐狸震得住他們。

最最要緊的是,四路大軍開拔去密雲的古北口和牆子嶺之後。敵人放棄北京,還是死守北京。四路軍隊怎麼防守,什麼時候進攻北京,這其中的時機都要拿捏到恰到好處,一般人還真幹不了。

兒子孫天經這次去密雲,更多的不過是感受一下大戰氣氛,知道戰爭是怎麼回事就算完成任務。

孫元所不知道的是,傅山還有個不為人知的心思,就是老狐狸想讓孫天經這個得意門生好好地刷刷聲望。這一點,孫元根本就想不到,在他看來,兒子不過是一個小娃娃罷了。

……

此刻,在孫天經的大帳中,傅山做在他的面前,正拿起學生所作的一篇文章仔細地看著。

他撫摩著下頜一蔥鬍鬚,念道:“聖人以可知者為語樂官,而樂之理傳矣……恩恩……有點意味了,夫子有正樂之意,故以語魯太師曰:樂之在守宮者,其數多而難紀也,樂之在審者,其理微而可推也。夫樂之失傳久矣,自吾論之,樂其可知也……咦,寫得不錯啊……尤其是這裡,人心之理常村,一動一靜,可以識美山之故焉。作得好!”

聽到老師的誇獎,小公爺一臉的興奮,卻強自壓抑下去,裝出一副老成的模樣:“師傅,學生難得受到如此誇獎,慚愧。還請師傅指導。”

學生眼睛裡的得意,傅山如何看不出來。一般為人師者,遇到這種情形都會教訓學士戒焦戒躁不可自得,說不定還會訓斥上幾句。不過,傅青主這幾年越發地邪了,也不怎麼在乎這世上的禮法。

所謂溫良恭謙讓,那不過是對普通讀書人而言,對孫家的孩子不適用,對自己的學生不適用。

傅山哈哈一笑,將文章放下,道:“五日前,為師給了出了這個題目讓你作文,一直沒問。而且,你我師生軍務繁忙,也顧不得這許多。想不到你竟然沒有忘記此事。”

孫天經:“師傅交代下的事情,學生不敢忘記。此番北伐,能夠日夜侍奉在恩師座前,得師傅耳提面命,機會難得,學生自然要抓緊了。”

“好。你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子語魯太師樂曰》子語魯太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意思是,孔子魯國的太師講音樂,說,音樂大概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整齊盛大;隨之,純潔和諧;節奏明快,連續不斷,以至完成。”傅山用手指敲了敲那篇文章,讚道:“南軒雲:‘周衰樂廢,雖聲音亦失之。聖人因其義而得其所以為聲音者,而樂可正也。’你這篇文章中太內地人心等語,既探其源,追逐段標出聲氣二義,尤見讀書貫通。好得很啊,真想不到,你在八股時文上有這樣的天分。”

南軒,南逢吉長子,陝西渭南人,字叔。明嘉靖進士。南軒刻苦學習,至老不倦。人稱渭上先生,是明朝中期著名學者。其文章對嘉靖以後的科舉文章影響甚大。

傅山感慨:“天經,如果再過得幾年,以你的天分,考個秀才甚至舉人功名當不是什麼難事。如果再十年寒窗刻苦磨練,會試不說一甲,二甲之上必定有你的名字,當年張居正張白圭少年時也不過如此。曹國公府,正是聚天地所有的靈氣於一地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