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0章 老鄭的計劃,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獨立挑戰建制完整,士氣正盛的正藍旗建州主力。

建奴的戰鬥力他雖然沒親眼見過,卻聽到過不少,心中難免擔憂。如果一個不好吃了敗仗,不但不能先入京城,反有可能動搖了整個北伐全域性。

其實,兄長之所以定下剝奪鄭森的軍權,將鎮海軍拿到手中的決定,主要目的是為了拿下北京。至於如何打仗,他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戰略構思。

所有的一切都是基於鎮海軍強大的戰鬥力的基礎上,畢竟鄭森領導鎮海軍剛取得了大勝關大捷。鎮海軍能阿濟格都能打敗,想來收拾正藍旗也沒有任何問題。

可鄭鴻逵同兄長不一樣,他是鎮江總兵,在揚州大戰剛開始的時候是親眼看到過江北諸路兵馬和史可法被多鐸收拾得沒有脾氣的情景的。

建奴如此兇悍,如果兄長真這麼糊塗地打下去,鬼知道會出什麼問題。而且,他也沒指揮過陸軍,戰場經驗不足。

看到鄭鴻逵的擔憂,鄭芝龍才小聲道:“老四你的擔心我也知道,其實這一仗應該沒有什麼難度,關鍵是掐好時機。如果一切順利,我軍兵不血刃拿下北京還是有可能的。”

鄭鴻逵精神一振:“還望兄長為愚弟解惑。”

“你真當老夫這個總督江北兵馬是吃閒飯的?”鄭芝龍冷笑:“按照朝廷的規矩,前線急報和各軍大軍的計劃,以及建奴的動向都要以塘報的形式送到我的行轅裡。雖然沒有在前線,但沒吃過羊肉還看到過羊跑,將這些塘報仔細讀上幾遍,再派出斥候打探,多少還是能看出些名堂來的。”

“如今,我鎮海軍開赴保定的有三萬餘人,寧鄉軍有三萬餘人,對了,他們的海軍還有一萬多人馬,兩百來艘大小戰艦。”鄭芝龍板起手指計算起來:“秦軍有眾大約五千,山東軍一萬出頭。對了,我還忘記了孫元手下還有朝鮮營和島津聯隊,這兩支外藩僕從軍也有一萬人馬。各路兵馬加一起,總數在八萬。”

“別忘記了,這八萬可都是主力戰兵。”

“如果算起輔兵和民夫,這次我大明出動的兵馬總數在三十萬上下,其勢不可謂不大。”

鄭芝龍繼續說道:“揚州之戰大勝關之戰,建奴空前慘敗,八旗主力盡喪。如今,清奴手頭能用的兵馬只有正藍旗的六千多七千不到。至於漢軍旗和投降他們的新附軍雖多,可有一句話說得好,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建奴是完蛋了,靠不住了。漢軍旗和新附軍都是漢人,不少還是北京當地人,一旦仗打起來,誰也保不準他們就逃了,或者降了。”

“如果你是多爾袞,你會怎麼做?”說了這麼多話,鄭芝龍突然反問鄭鴻逵。

鄭鴻逵心中一個激靈,喃喃道:“如果我是他,肯定不會死守北京的。既然敵我實力對比懸殊,困在城中是沒有出路的。建州可戰勇士就那麼點,死一個少一個。與其如此,還不如撤回遼東,休養生息,以圖東山再起。只需十年,一代人就成長起來了,到那個時候,捲土再來不遲。”

“說得好。”鄭芝龍點頭:“老四,看來你對這大勢看得倒清楚。”

鄭鴻逵突然提高了聲氣:“建奴要逃!”

鄭芝龍:“沒錯,也就是這十來天的工夫,建奴必然會逃。”

鄭鴻逵:“大哥,那麼,建奴會走哪條路,古北口還是山海關。對對對,肯定是山海關,要將整個一個朝廷搬回瀋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鄭芝龍:“我管他走那邊,難不成還帶兵去追?”

鄭鴻逵一陣無語。

鄭芝龍:“兵法有云,窮寇勿追,就算我等將建奴都殺光又有什麼用處,難不成功勳還能大過收復舊都。對,我只要北京,至於建奴的腦袋,誰有興趣自去拿就是了。還有,咱們拼死和建奴廝殺一場,傷亡在所難免,折損的可是咱們鄭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