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0章 勳貴領軍,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小小的知縣若是有心來找他的麻煩,就能讓湯國公鬱悶好幾天。

在他看來,自己的人生大概就是這樣了。

實際上,大明朝在開國初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文官管理國家,勳貴領軍,在那個時代,像湯於文這樣的勳貴還是能夠一展胸中抱負的。

可是,事情從英宗皇帝時起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土木堡一役,英宗皇帝被俘,領軍的勳貴也被也先一網打盡。再加上景泰帝繼位後打壓武將和貴族勢力。

如湯於文這種貴族就逐步退出政治舞臺,而領軍的統帥也變成了文官。

或許,在朝廷在文官們眼中,勳貴和武將一樣,都是潛在的反叛分子吧?

事情在弘光天子南渡之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特別是在劉孔昭在奪嫡之爭中立下汗馬功勞之後,南京開國勳貴子弟的日子逐漸好過起來。

就在一個月前的一天晚上,正當湯於文要上床睡覺,突然間有人報,說是外面有位公公前來求見。一問名字,湯於文大吃一驚,來的竟然是司禮監掌印盧九德。

湯於文敏銳地意識到一個天大的機遇就要降臨到自己頭上,急忙穿衣起來。

他和盧九德在密實中談了將近半個時辰,盧公公帶來的是皇帝的口喻。大概意思是,朝廷準備重設五軍都督府,將天下兵馬都收歸中央。將來,國家一旦收復北京,平定國內內亂,將不設九邊重鎮,國防統一又五軍都督府負責,以此避免唐末藩鎮割據的情形重演。

所謂五軍都督府是明朝開國初年,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五都督府的總稱﹐統領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

分領在京除親軍指揮使司外的各衛所和在外各都司衛所。凡武職世官流官土官之襲替優養優給等項﹐所屬皆上報於府﹐府再轉送兵部請選。選定後﹐經府下達都司衛所。首領官之選授和給由﹐皆由吏部。其它如武官誥敕水陸步騎之操練﹐軍伍之清勾替補﹐俸糧屯費與屯種之器械舟車﹐軍情聲息﹐邊腹地圖文冊薪炭荊葦諸事﹐移與相關機構會同處理﹐各府只有統兵權﹐調兵之權在兵部﹐每逢戰事發生﹐由皇帝命將為帥﹐調領五軍都督府所轄衛所之兵佩印出徵。軍還即歸印於朝﹐兵回衛所。

簡而言之,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這兩個軍事機關都聽命於皇帝,五軍都督府調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兵部擁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相互節制互不統屬。

可是,這個制度後面隨著九邊鎮軍權力逐步加大,漸漸地就流於虛設,最後被徹底裁撤,各軍都督一職也變為加銜,比如山東總兵官劉春現在就是左都督。

盧九德的說傳達的皇帝密旨的大概意思是,準備恢復土木堡之前勳貴領軍的舊制,而這一機構,他準備讓劉孔詔和湯於文主持。

不過,要設五軍都督府,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最高軍事機關,必須有一支可靠的能打仗的部隊。說句實在話,劉孔詔和馬鸞的軍隊實在是太爛了,根本就個個雞勒。如果以此為基礎重建,最後只可能是一場笑話。

而且,這事動的是各大軍鎮的蛋糕,必然受到各鎮的強力反對,沒有軍隊,朝廷根本就頂不住,說不好又將是一場大亂。桂王和潞王還好好活著呢,軍閥們要換馬,只需直接帶軍過江就是,到時候誰抵擋得住。

因此,想來想去,只能看看能不能從寧鄉軍那裡挖點人馬過來。

盧酒德說,聽聞孫元手下第一大將騎兵軍統領湯問行是信國公府的子弟,湯於文的弟弟,看湯於文能不能過江一趟,把他給爭取過來。

騎兵乃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兵種,據說孫元的騎兵軍有戰馬萬匹,精壯士卒五千。再加上五六千輔兵馬弁,可謂是寧鄉軍精華中的精華。有此一萬多鐵騎在手,陛下號令天下,莫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