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25章 談判,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論是在這片時空還是真實的歷史上,鄭鴻逵或者說鄭芝鳳都是一個精明之人,乃是鄭家的智囊。
清兵南下攻陷南京,滅掉南明之後,鄭鴻逵退往福建,中途於杭州遇見唐王朱聿鍵,一起回到福建。鄭鴻逵打算以朱聿鍵繼任南明皇帝,許多大臣認為應該先擊敗清軍,再考慮即位之事;鄭鴻逵表示不快點即位,會有其他人先行稱帝。朱聿鍵因此被擁立為皇帝,也就是所謂的隆武皇帝。
單就這事看來,此人有眼界有手段,確實是個人物。
後來,隆武二年十一月,鑑於清兵勢大,明朝已經無回天之力,鄭芝龍準備學自己前後兩次受招安的舊事,準備投降清朝,搞政治投機。鄭鴻逵分析局勢之後,勸戒說,今時已經不同於往日。往日明朝之所以能夠接受我們招安,那是因為國內一片糜爛,朝廷沒有財力和人力控制地方,剿滅各地農民軍,所以才比不得已採取招撫之策,拖得一時算一時。但如今,清朝初起,國力正盛,又有志一統天下,自然容不得國記憶體在割據一方的勢力。所以,咱們鄭家這次投降清兵,搞不好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反將你陷了進去。
鄭芝龍不接受,鄭鴻逵也是有魄力,悍然帶兵前往金門,並悄悄將鄭成功接了過去,避免鄭家未來的繼承人落入敵手。
如此,才有延平郡王后來拿下整個臺灣,與清朝長期對峙的局面。
但就這件事看來,這人確實是一個人傑。
相比之下,鄭成功卻顯得普通。雖然他和所有的鄭家人一樣,都生得很是健壯,當真是儀表堂堂。不過,這個時候的鄭成功卻很儒雅,簡直就是一個書生。他坐在那裡,幾乎不怎麼說話,就不住地用目光好奇地端詳著孫元,眼神怎麼說呢,還帶著一絲仰慕。
這模樣就是個少年秀才,全然沒有後來統帥千軍萬馬的延平郡王的模樣。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鄭成功今年才二十出頭,一直都沒帶過部隊,在家中錦衣玉食慣了,也就是個大少爺而已。後來的鄭成功,那是經過戰火歷練的。
鄭成功說起來話來顯得靦腆,只說不了兩句,就將頭低下去,然後閉口不語。同他一樣,傅山也不怎麼說話。這兩人簡直就沒任何存在感。
又喝了一杯酒,孫元也懶得同鄭鴻逵不著四六地應酬下去,索性將話挑明瞭:“曰漸先生今日約我來閱江樓怕是不僅僅是為吃酒聊天吧?”曰漸乃是鄭鴻逵的字。
“久聞孫太初乃是當世第一豪傑,當年在山東的時候,就陣戰奴酋嶽託於刀下,咱們福建水軍上下對太初兄仰慕得緊,特別是我家公子,一聽說要來見太初,立即就允了。福松,你不是常在我面起唸叨,做人就得做孫太處這樣的人傑嗎?今日見了你,可算是了了你的一樁心願吶。”
鄭成功忙站起來,拱手:“今日得見將軍,三生有幸。”
孫元忙站起來回禮:“慚愧,慚愧。”
鄭鴻逵等兩人坐下,又笑道:“這次來南京同孫將軍見面,我也為選什麼地方而頭疼。按說,來南京,不可不去秦淮和。不過,聽人說將軍不好女色,對青樓這種風月場所也極為反感。這下,就為難了。所以,在下就請教了牧老。牧老說,太初雖然是個武人,可文才卻極為了得,寫得一手好詩詞,若不是國家正在用兵,需要帶兵統帥,太初你讀上十年書,說不定也能成為一方大儒。既然太初你是個風雅之士,可將雙方的會面地點選在閱江樓。盛夏季節,南京城中又有什麼地方比得上這裡。也不知道將軍對這裡還滿意?若不喜歡,等下我去牧老那裡回話的時候,倒要怪他沒選好地點了,哈哈!”
說完,就小聲地笑起來。
鄭鴻逵這席話說得含而不露,仔細一琢磨,其中卻不乏有威脅之意。
他口中的牧老就是江南士林的大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