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24章 站樁,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陵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於南唐,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於茲,始足以當之。由是聲教所暨,罔間朔南;存神穆清,與天同體。”
……
“登覽之頃,永珍森列,千載之秘,一旦軒露。豈非天造地設,以俟大一統之君,而開千萬世之偉觀者歟?當風日清美,法駕幸臨,升其崇椒,憑闌遙矚,必悠然而動遐思。見江漢之朝宗,諸侯之述職,城池之高深,關厄之嚴固,必曰:‘此朕沐風櫛雨戰勝攻取之所致也。’”
此文正是被太祖高皇帝稱之為“文臣第一”的,開國功臣,宋文憲公宋濂所作的《閱江樓記》。
明洪武七年春,明太祖皇帝決定在京師獅子山建一樓閣,親自命名為閱江樓並撰寫《閱江樓記》,又命眾文臣職事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
崇禎十六年的春天冷得厲害,可一入夏,南京城高熱不退,整個城市都彷彿被放進蒸籠裡,日子相當的難過。
今日也是同樣的烈日高照,曬得人熱不可耐。
不過,等上了獅子山上,被江風一吹,卻是有些涼爽。
心裡默頌著這篇雄文,冷英穿著一件棉布軍裝,筆直地站在閱江樓門口,腰上掛著一口柳葉刀,豎起耳朵聽著樓上的動靜。
樓上不時傳來孫元將軍,以及鄭家人的笑聲,就現在的情形看來,敵我雙方這場談判一開始,氣氛倒是融洽。
就在這個六月,鄭家未來的繼承人,鄭芝龍長子鄭森,以及鄭家智囊鄭鴻逵一行人終於來南京了。
其實,自從回到南京之後,寧鄉軍各部人馬都已經還鎮駐防。孫元將軍因為一是要催馬侍郎儘快結清尾款,二是要等鄭家的談判人員,則留下來了。這個時候,孫元在南京的府邸卻沒剩幾個人。
嚴格說來,現在的冷英並不是寧鄉軍的人。他只不過是被朱玄水聘請去做了少將軍的貼身侍衛,只對孫天經負責。
不過,正因為府中沒有什麼人,冷英就被臨時抽調過來做護衛,保衛孫元將軍的安全。
冷英剛出道的時候就是個慫包,可一身武藝的基礎卻打得極為紮實。在馬牧集之戰,受到荊然陣亡的刺激,整個地像是換了一個人。一遇敵人瞬間就要同人家分出生死,全然是以命換命的打法,簡直就是殺星下凡。
對於他的武藝,騎兵軍中的將士們還是很佩服的。
這次孫元和鄭家貪閱江樓的涼爽,就決定在這裡會面,雙方約定,除了參與談判的三人,各自只帶兩個護衛。
同冷英一道過來負責保衛工作的還有傅山,只不過,傅山作為孫元的幕僚,自然是上樓去了,只將冷英一個人丟在樓下看門。
有傅山在,裡面就算動起手來,孫將軍也不會有大礙的。
說起這個青主先生的武藝,冷英只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他以前也同傅山動過手,可惜只不過一招就被人給放倒了。其實,整個寧鄉軍到現在還沒有人是他的一合之敵。
不過,即便是在獅子山上,在日頭下曬了半天,冷英還是感覺熱得厲害,渾身的汗水就如泉水一般湧出來,不片刻就將身上的衣服浸成深藍色。
可他依舊繃著麵皮,如以前在寧鄉軍受訓那樣紋絲不動。
樓上不斷有笑聲傳下來,雖然聽不清楚上面在說些什麼,可冷英和鄭家的兩個侍衛卻知道雙方的氣氛還是很融洽的,尚不至於劍拔弩張。
所以鄭家的兩個人都放鬆下來,有一個人甚至解掉了外套,露出滿是胸毛和傷疤的胸膛,不住地用手扇著風。另外一人則還保持著端正的站肢勢,只不過卻滿面難受的表情。
那個脫掉外套,敞著胸懷的人看起來甚是粗豪,滿上又生滿鬍鬚,可面龐看起來卻稍顯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