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85章 初見成效,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能把自己的腳剁下來。
所以,一般來說,騎兵得先騎在凳子上練刀。
一時間也找不著一百多條凳子。這個時候,朱汀想了個法子,將士兵們都騎在牆上去。
這些天來,一百多騎兵在土牆上騎成一溜,“哈,呼,哈,呼!”地在軍官們的指揮下費力地揮舞著手中的木棍,倒也顯得極為壯觀。
當然,因為人實在太多,把牆弄塌,以至摔掉了兩個騎兵的腿這種非戰鬥減員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叫孫元哭笑不得,也無可奈何。
騎兵再怎麼說和火槍手一樣,也是技術兵種,短期內也看不出任何成果,這場戰役也指望不上他們。
相比起一百個騎兵,新加入寧鄉軍的一千俘虜兵才是關鍵。
以前的孫元軍都是一個千戶所出來的軍戶,明朝的戶籍制度之嚴格超過現代人的想象。一個軍戶出門百里,就得到衛所開具路引。否則,一旦被抓,就能當成流民直接充軍就邊。而且,他們種的是軍官的地,吃的是軍官的餉,可以說已經徹底依附在軍官的身上。對於他們來說,上級千戶老爺就是他們的天,直接決定他們的個人命運,同十九世紀的俄羅斯農奴制度有幾份相象。
正因為同在一個千戶所世代做軍戶,經過一兩百年的通婚,士兵和士兵之間通常都粘點親帶著故,對孫元這個官長也有一種盲目的忠誠。
但這一萬多俘虜,以及充實進軍隊的一千新兵對他孫元對寧鄉所是否有歸屬感,卻讓孫元有些頭疼。
據孫元所知道的,這一萬多人的成分非常複雜。有陝西農民山西軍戶河南裹脅過來的流民,還有部分官兵。
本來,按照孫元的意思,清流關一戰之後,他就會對部隊進行甄別。如果俘虜沒什麼問題,都會統一釋放回家。當然,發路費這種事情他還是不肯幹的。開玩笑,我現在都窮得一逼,想的就是發戰爭財,從賊軍手頭搶些軍資。這次好不容易弄了五萬兩白銀的財物,這兩年的軍餉和士卒的吃穿總算有了著落,怎麼可能就怎麼平白拿出去開善堂?
而且,若是都將他們給釋放了,孫元不認為這群人能夠穿越混亂的戰場平安回家。搞不好又會逃到張高農民軍那裡去,這不變相得充實了敵人的實力嗎?
想了想,孫元決定收留他們,讓他們戰後回寧鄉去,做自己的軍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