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節,梟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寧攻陷,欲南下淮河,又給嶽冷秋率軍進駐徐州當頭封住。葛平又沒有能力攻下臨沂,天襖叛匪數十萬人就給困在南四湖東部丘壑之間,雖佔了微山縣,但也只是涸轍之魚、籠中困獸。沒想到劉妙貞沒有南下與陳韓三一起牽制嶽冷秋,接應天襖叛軍南下,反而是直接出兵攻下了濟寧……”趙勤民手撐在案頭,看簡陋不堪的地圖,指著徐州西南的潁口,說道,“我們從潼關出發時,匪首劉安兒率流寇大軍東進潁口,若他率流寇大軍繼續東進,難道說他們想反過來合圍在徐州的嶽冷秋?”
趙勤民不擅長具體的治軍,但戰略形勢分析倒是不差。
顧嗣元眉頭微蹙,還輪不到他來關心天下大勢,眼前關鍵的是他要率領這兩三千人安然無羨的回青州去。
顧嗣元已非當年給王超、元錦生耍得團團轉的愣頭青嫩,梁家要在山東站穩腳,勢必要將湯浩信遺系勢力從魯山地區驅逐出去,顧嗣元要是率部從梁家控制區域透過,給梁家誤當成流寇殲滅的可能性非常高。
他原計劃走濟寧去青州,只要到了臨沂境內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沒想到洪澤紅襖女劉妙貞搶先一步佔了濟寧,封了他們東進的道路。南下也不行,這時候從潁口到徐州的淮北一帶,漫山遍野怕都是流民軍。
劉妙貞攻陷濟寧,使之前困於濟寧、臨沂、徐州之間的葛平部天襖叛軍不再是被因孤軍,陳韓三部與劉安兒率流民軍主力沿淮河北岸東進,率長淮軍退守徐州的嶽冷秋確實有給合圍之憂。
曹義渠頓兵潼關不前,梁家在濟南觀望形勢,在徐州之嶽冷秋反而成了孤軍,過來合圍的流民軍多達四五十萬之眾——葛平所部天襖叛軍倒也罷了,三十多萬民夫倉促起兵不足五個月,連人手一把鋤頭當兵器都不夠,威脅實在有限,但劉安兒所部流民軍就大為不同。
劉安兒本為邊軍將領,陳塘驛慘敗後,率部從邊軍逃回泗州,在泗州秘密經營了兩年時間,才趁流民南涌之機在洪澤浦起兵。起兵之初就劫了秦家船隊,獲得大量的補給,兵力迅速擴張至二十萬人,據泗州、石樑等縣,與長淮軍、東陽鄉勇、維揚軍、淮安緝盜營等部長期對峙,後陷濠州、盡殲長淮軍,獲得大量的兵甲、補給,棄濠州,進淮上,與諸寇合進分擊,轉戰南陽、漢中等地,迄今已近兩年時間。
劉安兒這兩年來倒非是給官兵攆著走,而是其部人馬太眾,在一地停留太長時間,糧草補給就會十分困難,被迫選擇以流寇轉戰的方式來分散補給壓力。麾下二十萬兵馬倒也沒有繼續擴張,雖說兵甲也還不全,但三五萬能戰之兵還是有的。
劉安兒率流民軍主力去合圍徐州,嶽冷秋的麻煩就大了。
嶽冷秋與顧悟塵是廟堂上的死對頭,但是嶽冷秋在徐州若被合圍,也輪不到他們來幸災樂禍,若費巨資重建的長準軍再次被滅,傷的是江東郡的根本。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說的便是這個道理,廟堂之上鬥得再厲害,若嶽冷秋在徐州有失,江寧、東陽以及崇州眾人都會有唇亡齒寒之憂。
“林縛守孝之期也滿,也該是他率軍從崇州北進的時機啊。”楊樸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