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節,梟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賊,也早就絕了與曹義渠之間的師生情誼。
顧嗣元未阻曹義渠到湯浩信墓前進香,曹義渠上過香,便率隨扈離去,只留下一徑給踐踏殘的芳草。
“曹義渠三月中接旨,兩萬雄卒卻在潼關頓兵不前,用意真是耐人尋味啊!”趙勤民看著騎隊遠去帶起的微塵,頗為感慨。
“究其用意,無非是觀望濟南,”顧嗣元負手身後,舉目望南山麓原,說道,“兩淮若亂,而梁習在山東、豫東頓兵不前,曹家大可以封了潼關,秦西侯大可以坐鎮長安則觀望天下形勢……我們該離開潼關了。”這三年來顧嗣元經歷了許多事情,身上少了當初將入江寧時的毛燥,多了些沉靜氣度。
趙勤民心裡也是微嘆:天下將亂,山河破碎,逐鹿而為天下雄主者,曹義渠的勝算不比奢文莊差啊。
顧嗣元當夜就回湯家堡,收拾簡陋行囊。次日與舅舅家眾人辭行,帶了湯家一名少年湯唯忠,在兩百餘扈從武卒的護擁下,倒也沒有急著東行,而是在南山麓原走了三天,再將潼關地勢考察了一遍。
潼關位於陝、豫、晉三郡交界,南倚華山,北對黃河,河山之間寬不過二三十里,南原溝深坡陡,原下河谷狹窄,形成天然的險阻,通稱函谷。
潼關位於函谷的西端,緊靠潼水。關城東面有一條支流,叫禁溝,禁溝的上下東西各方面包括金陡關在內,還有潼關、麻峪等十七座關隘,使南山之麓到黃河岸邊,層層設定,拱衛潼關。
“曹義渠若割據秦西,必以潼關為門戶,分兵出武關奪漢中,秦西從此形勢完備,可望天下……”在出潼關之前,顧嗣元望著險峻關城,心生感慨而道。
************
匪首劉妙貞率部南下潁水,黃河北岸的河中府流寇漸靖,即使有少股流匪擾襲,卻也無法撼動顧嗣元隨扈的兩百精銳,反而給顧嗣元繳了不少平匪戰績。
經歷長達三四個月的戰事,河中府諸縣半數破城,官吏也死了不少,新的官員還沒有到補。戰事加上持續的大旱,大道旁上,滿目都是瘡痍悲涼的流民。
顧嗣元沿途從流民撿選健銳,離開潼關縣時,才兩百精銳,十數日過去,就有千餘健勇,加上家眷,將近兩千五百餘人的隊伍。在流民軍勢力控制地域與梁家控制地域之間穿行。
顧嗣元將隨行家眷編一部,千餘健勇編一部,學的也是林縛在江東左軍普遍推行的編伍法,將兩百精銳打散,作為伍長、旗頭,將流民健勇打散編入其中,沿途剿了些小股流匪,獲得一些兵甲補給,兼以練軍。
走到大名府境內,這千餘流民為主的軍隊,沿途與流匪作戰,倒比青州的運軍戰力要強。
想林縛募流民北上勤王,走到濟南,江東左軍便敢與東虜精銳哨騎在城外野戰,北進燕南,就創滄南大捷,而後進津海,與晉中軍殘部聯手,大創虜騎——草創之軍如此能戰,說到底也沒有太多的秘密,關鍵是有一批合格的基層武官編入軍中的緣故。
一支雄師,從上而下的武官體系才是真正堅實的骨架。
顧傢俬扈四百餘精銳,也是在暨陽血戰之後,從暨陽民勇裡撿選健銳才真正的成形。兩百餘人給楊釋編入水營,成為在崇州接受訓練的兩營鍵銳的中堅力量,餘下兩百人都給楊樸帶來交給顧嗣元。
進入大名安陽境內,顧嗣元等便聽到濟寧給流民軍攻陷的訊息。
濟寧在大名府東南,在泰安西南、在徐州北。
濟寧與徐州之間有微山湖、獨山湖、昭陽湖、南陽湖四座南北相接、彼此相連的湖泊群相接,這微山四湖又稱南四湖,是江淮通河濟內河漕運的最重要水道。濟寧遂有南通江淮、北接河濟之險。
“葛平率天襖叛軍給梁家逐出濟南時,二三十萬人經過濟寧,都沒有能將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