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五章 兒大不由娘,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臣李曉,參見父皇、母后!”
五年未見,李曉變得又黑又壯,雙手粗糙,有厚厚地老繭。如果不是穿了一身蟒袍,絕對不會有人相信,他是一位皇子親王。
明玉看了心疼的直流眼淚,畢竟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也端不住皇后的架子,更顧不得利益,拉著兒子看了起來。
李守義也是無奈一笑,雖然逾制,但是人之常情,擺手示意吳王、恆山王帶著一眾河道官員先下去。
“行了行了,別稀罕了,你沒瞧兒子都讓你弄得不好意思了嗎?”
可明玉卻瞪了李守義一眼,隴西李氏世家公侯,入唐以來更為帝室,范陽盧氏,華鼎之族,北州之冠。但身為帝后嫡出的子嗣,李曉的日子過的跟寒門官員並無二致。
明玉就想不明白了,孩子少年輕浮,需要經事歷練。可這孩子已經浪子回頭,把性子收斂好了,可以回家了。
但皇帝就是不同意,就是讓他在河督府任職。明玉是真的搞不明白,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河務官員,這活計,幹好了沒功,決口了與失城同罪,大把的錢扔進河裡,朝中的同僚還恨你,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官兒。
這種官兒,讓別人幹也就是了,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兒子幹呢?關起門來,說句私房話,天下都是皇帝,有點私心怎麼了?
這話,明玉平時可以不說,但看過兒子的手,就憋不住了!這孩子,可是他們親生的,不是撿來的,幹嘛啊,這是!
李守義也是真開罪不起這個結髮之妻,李曉也的確是脫胎換骨了,這些年他的所作所為,百騎每個月都會密呈御前。
“你老師李道廣,臨終的遺表跟朕說,不宜對你拔苗助長。河務的差事,應該交給恆山王和士昆負責,你協辦。”
“可你母后說的也有道理,朕也不能過分委屈了自己的兒子。你的兄弟們,要麼在七部中歷練,要麼到各州任都督、刺史。”
“朕也給你兩條路選,怎麼選,看你自己。”
一是去洛陽,做洛陽留守,領東都事,節制河南道,這個位置可是非宗室不可授。
現任的東都留守是雍王李光仁,長安、洛陽跑了幾十年,落下了一身的毛病,所以這職位就要卸了,專司北衙事務。
二來,是去掉檢校二字,任河道大都督府副都督,長江都督府-副都督,荊州大都督府都督,輔佐恆山王繼續處理長江事務,順便將他的封地換到荊州。
這兩條各有各的好處和缺點:
頭一個,地位尊崇,人前顯貴,整日打交道的也是達官顯貴,走到哪兒保準是前撲後擁,回長安也方便,簡直就是給皇子親王量身訂做的職位。
但,這個位子幹起來,心累,李曉就得跟他的父兄一般了,經常要在人情與禮法之間為難。
第二個:就封荊州,節制下轄諸州政務,便與他在河督府的人物,不必擔心掣肘、拖沓的問題,辦起事來更方便。
可一旦選擇這條,他就要就封荊州,一輩子與河務糾纏,想回長安,就得是召見和述職了,能回去的此數屈指可數。
見李曉猶豫,明玉抓著他的胳膊,急切道:“我兒,你可不要犯傻!一輩子仍在這河道上,你能得到什麼?”
李道廣、王士昆,苦了半輩子,累了半輩子,把人生最好的歲月都扔進了黃河、長江,雖然可節制數十萬人,但責任大,小命都掌握在老天手中,跟洛陽留守就沒法比。
能拿出這個位置來,足以說明皇帝對他重視,除了太子外,其他的皇子最多是小州的都督,洛陽留守這麼大的官,還是頭一個。可這混小子竟然猶豫,這不是修河修傻了嗎?
“母后!您不要急,先坐下,聽兒臣慢慢說。”
扶著母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