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守義的母親,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貞觀十七年,駙馬都尉杜荷附和太子李承乾兵變造反,失敗被殺。杜構受到杜荷謀反牽連,罷官奪爵,流放嶺南,死於邊野。
而其弟杜荷,雖然腦子不好,但也算有杜家的三分傲骨,臨行刑之前,意象軒驁,毫無畏懼之色。作為一介文臣,臨死卻有如此膽識,不得不令人欽佩之餘亦令人心生惋惜。
“你的母親出生在嶺南,十歲按律沒入宮,先是做小宮婢,後來一直做到了女官司言,成為建國以來晉升最快的司言,同時也是最年輕的女官。”
聽到李守義說武熙月,房氏搖了搖頭,武熙月就是掛個名,無非是為了在御前出入方便。六局二十四司的那些多人,那裡是這麼段時間就能掌控的。
比起做女官的天賦,武熙月根本就沒法與杜妙音比。司言司在她手上,是非常的風光,不僅負責節外命婦朝賀中宮旨意,更是良言上諫。
那時候,房氏還是雍王妃,沒少與杜妙音打交道。要是讓她非給杜妙音下個定義的話,上官婉兒似乎是個很好的樣板。不,說的更準確一點,杜妙音比她更添三分風骨。
這後宮的女人,無非三條路,其一成為內才人,也就是備選嬪妃;其二期滿出宮;其三,便是成為女官首領,缺點是當一輩子老女人。
而杜妙音偏偏選擇了孤獨終老的第三種,她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尚宮,按照文德皇后定下的規矩行事,r讓後宮少些不平等現象和紛爭,少死一點人。
作為女人,能有這樣的胸懷,已經很了不起。杜妙音當初僅僅是個司言而已,而房氏今日做了太后,也不敢立這麼大的抱負。
可天不遂人願,她手下的女官辦錯了事,連累她一同受罰。正巧趕上李賢來給武后請安,多了一句嘴救了她,二人也就因此牽上了紅線。
“與你母親相比,我們這些人就算是智露,她經常規勸你的父親,不要有宋襄公之仁,應多學先帝的韜略。”
“可她也始終是杜家的人,當女官還好,當嬪妃就難免受到苛責、排擠,別人怕被連累,也不太敢跟她來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