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守義的母親,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帝這個人很複雜,有過英明神武,也有過優柔寡斷。若是非下個準確的定義,李守義覺得“一邊傷心的留眼淚,一邊捅刀子”似乎更為合適。
但凡涉及謀反,涉及武后的,親舅舅都沒用,誰也保不住,他肯定像寒風掃過山崗一樣,冷酷且無情。
可李守義實在沒想到,他還有如此溫情的一面,在證據一邊倒的情況下,乾綱獨斷,喝退武后,偏袒了城陽公主。
“這不奇怪,畢竟是同天同地的妹妹,就像你疼長信是一樣的。”
在官面上,公主巫蠱之事後,非但沒有按律處死城陽長公主,甚至沒有任何責罰,也沒一句半言的指責,宮禁中也下了封口令,不準任何人議論。
僅僅將時任左奉宸衛將軍的薛瓘貶為了房州刺使。城陽公主夫婦情意甚篤,出於對丈夫的歉疚,城陽公主要求隨夫薛瓘出京上任,高宗不忍拂胞妹之意,同意了其隨夫同行。
公主夫婦去了房州,可三子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依舊在京畿享受一應的待遇。
先帝也不忌諱巫蠱這一惡劣事件,並不顧武后的反對,將自己最心愛的唯一嫡女太平嫁給了城陽的幼子薛紹。
這麼說吧,武后對薛家一直都有看法且始終抱著敵意。聽說,她曾經有意將太平許給右千牛衛將軍-武攸暨,而且房氏認為她老人家沒有斷這個念想。否則,她怎麼會因為安定就真冷落太平呢!
“弄不好,她這次就想接著這機會,搞垮薛家,還能讓武家出個駙馬都尉,這樣一舉兩得的機會,她能不狠一次心嗎?”
“本宮不反對你幫太平,可你得清楚,你要面對的局面,到底是什麼,對方的決心到底有多大!”
是,隔層肚皮隔層心,這不是自己的孩子,即便面上再融洽,也始終差一些。在這一點上,李光順和李守義都是一樣的。
可自從孝仁皇帝過世後,房氏也發現了老三不僅能力強,能頂得了國事家事,對她這個嫡母也比從前更是孝順,晨昏定省從不缺失,有些地方比她養大的光順做的都好。
房氏心裡明白,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孝仁皇帝。歷史上帝王與嫡母反目的例子多了,皇帝能這麼尊重她,她還求什麼啊,該知足了。
所以,房氏才把心裡的話和盤托出,把自己的意見提出來,供皇帝參考。
“是是,大娘娘說的極是,是朕粗心大意了,多虧大娘娘提醒。”
李守義當然清楚房氏是好意,也真是虧了這位嫡母,否則他還真不知道女眷後宅裡的事。是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位穩重事少的嫡母,的確很不錯。
看著李守義耐心的為她煮茶,房氏問道:“三郎,你不想問問你母親嗎?”
手中的茶匙頓了一下,隨即又恢復正常,李守義嘆道:“不是沒想過,可阿爺不讓朕問。朕小時候是調皮,可也知道輕重。”
房氏點了點頭,李守義是她看著長大的,她清楚皇帝幼時雖然離經叛道,經常幹出格的事,但卻緊守孝道,是絕對不敢觸碰孝仁皇帝底線的。
可人畢竟走了,皇帝也這麼大了,要大婚了,有些事也該知道了。而且,這種事由她這個嫡母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你的母親-杜妙音,出身京兆杜氏,乃慈州刺史-萊國公杜構的獨女。”
杜構的事,李守義還是知道的,貞觀四年,杜如晦病重,太宗親往探視,升杜構為尚舍奉御,襲封萊國公。
貞觀五年,四月,杜構在登州和萊州海域剿匪時,左腿筋被針梁魚嘴戳斷,助漁民釣針梁魚致富,東萊刺史趙宏智上本為杜構請功。
太宗看罷奏章,贊他“心繫百姓,有其父之風”,積官至慈州刺史。雖然能力不及其父,但其官箴、人品都算上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