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章 初見李林甫,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政殿
李林甫就跪在殿中,不管李隆基怎麼叫他,頭是始終都不敢抬的。無奈之下,李隆基只能席地而坐,陪著他,順便向內侍總管-吳寒要了個果盤。
就算是璐王、陳王也敢在宣政殿這麼放肆,可誰讓這位小爺受寵呢!吳寒也只能選擇照做,順便煮上一壺茶,聖人喜歡濃茶,更喜歡涼一些的。
“小吳,你義父怎麼樣了?”
吳寒的義父,正是前內侍總管吳毅。李隆基小時候在宣政殿玩,都是吳毅陪著,跟吳毅的交情可深了。
那時候,吳寒還是個初入宮廷的小內侍,因為沉穩內斂被其收為義子,悉心調教多年,才讓他成為了大明宮最年輕的內侍總管。
吳寒也是微微一笑,恭聲回道:“勞殿下惦記,義父他老人家,榮休後便在內侍省養老,閒著時便指教一下新人。”
恩,作為宦官,能做到吳毅這般下場,功成身退,也算是功德圓滿了。皇帝讓他在內侍省,以散秩榮休,也算是對他伺候兩代天子,勤勉一生的回報。
“行,老吳辛苦了一輩子,是該休息休息了。等哪天空了,本王得去看看他,好長不見了,怪想的。”
“哎,對了,小吳!陛下去哪兒了?”
這後面的一句,怕是臨淄王真正想問的,吳寒也是會心一笑。笑著告訴臨淄王,右相-成國公-裴談病了,他是聖人的老師,自然要親往探望。
尊師重道,到什麼時候都是沒錯的,聖人對他的老師的關心,自然是無微不至。能怎麼辦,等著吧!
等了一上午,李隆基是沒虧著自己,混了個肚兒圓,可李林甫因為怕出恭,從昨至今,水米都沒沾牙,再加上緊張發汗,嘴唇乾裂。
又跪了這麼長時間,腰痠背痛,真是撐不住了,身子甚至有些輕微的顫抖。
吳寒也是很是體貼,給他倒了一杯帶著冰塊的水,溫聲說道:“喝吧,聖人回來了,你還得回話,聲音沙啞就君前失儀不說,也誤了你的前程。”
對內侍,李林甫從來沒有什麼好印象,覺得他們是陰人,心也是陰的。
但這位年輕的內侍總管卻是個例外,臉上總是掛著笑意,又適時的送上他最需要的東西,李林甫真是有些恍惚了。
看了看李隆基,見其點頭,李林甫也是順手接了過去,一口氣將冰水喝了個乾乾淨淨,甚至連裡面細小的冰塊,順著喉嚨流入喉嚨,舒服讓人只打冷顫。
“看,有些時候,接受別人的好意,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撂下這麼一句,吳寒就轉身迎上了尚食局-尚食鴻雁姑姑。
可他這句話,直刺李林甫的內心,讓他的臉騰的一下就紅了起來。而熟知他情況的李隆基,也是拍了怕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稍時,李守義走進殿來,李林甫俯身拜道:“臣左千牛衛直長-李林甫,恭請聖躬金安!”
恩,攥著流珠的李守義說了聲平身,然後便打量著這個以“口蜜腹劍”著稱,使盛唐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此時的李林甫,不過是及冠之年,臉上的青澀未退,薄唇的鬍鬚還是毛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年紀。
“朕常聽三郎提起你,宗室郇王房的,你的父親是朝散大夫李思海,原來在英國公帳下任參軍,參加了東都之戰。”
李林甫恭聲應是,並自報譜牒,曾祖長平王叔良;祖孝斌曾仕原州都督府長史;父思誨時任朝散大夫,叔父思訓時任宗正寺主事。
按照宗室輩分算,李淵與李叔良同輩,李賢與李林甫同輩,這個年輕的千牛衛直長,比李守義、李隆基的輩分還高。
“這麼說,朕還得稱你一聲皇叔了?”
李守義看似平淡的一句話,卻如一擊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