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提攜玉龍為君死,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幾年,每透過一項觸及世家利益的政策,韋晉的心就揪一次。不去看朝中的世家官員,他們韋家就有暗中心生抱怨者。

韋晉不怕死,他的妻兒老小也可以為陛下盡忠;可是他怕,後繼之君中,總有一代不爭氣的,被那些含恨的世家所矇蔽,毀了李守義和他們宵衣旰食創下的新制度。

“臣知道,朝廷每一項新制度,都是以惠民便民為主。國家長此以往,必定可以進入一個良性的迴圈中。”

“可陛下與臣,都是世家子弟。我們既防止他們干擾國家大政,又得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他們的利益。臣,矛盾,彷徨,不知所措。”

韋晉怕得罪人嗎?

顯然不是,他這輩子得罪的人多了去,如今這歲數了,早夠本了,還有什麼可怕的。

他之所以選擇退讓,實在是想著緩解矛盾,或者推遲矛盾爆發的時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想辦法,保持住這種平衡。

誰不知道與天家結親是好事,韋晉退了,別人就能撈到好處,就能多一家與皇室化干戈為玉帛。這是他能想到的,為數不多的有效辦法,也是為向皇帝盡忠,甚至不惜搭上了女兒的聲譽。

聽了這些,李守義的怒氣消了,沉默了半天,有感而發:“朕沒想到,這幾年,你心裡的包袱這麼重。”

謝過皇帝賜坐,韋晉正色道:“景先公臨終之際,叮囑臣要看顧好陛下,要看顧好大唐的社稷。”

“臣雖然是浪蕩之人,但蒙陛下數十年恩遇,怎可敢不盡心竭力!”

既然皇帝掏了心窩子,那韋晉也說說心裡話。皇帝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能納良言,甭管是誰,只要你說的對,他就一定聽。

當皇帝最怕就是聽不進去良言,太宗晚年為什麼懷念魏徵,就是因為他晚年威視太重,連長孫無忌這樣跟隨他一生的老臣,都不敢直面指出他的錯誤。

二十年坐朝之君,皇帝朝野民間的威望,已經不下太宗皇帝。大多數臣工都把他當成了傳奇,對於皇帝的旨意多少有些盲聽盲信,或者懼怕觸怒龍顏。

“臣的才智,在諸臣中並不算是頂尖,比臣多智謀深者大有人才。”

“為什麼時至今日,都沒人跟陛下說這些話?那是因為人人皆有私心。”

“臣之所以敢說,那是因為與陛下有總角的情義,否則臣未必就比諸同僚勇敢。”

帝王的功業,到了一定的程度,就難免瀰漫,尤其是馬上天子。太宗晚年為什麼生活奢靡,喜造宮室,與登基之初的節儉大相徑庭?

就是因為他迷茫了,不知道前進的方向在何處!

而皇帝就算嘴上不說,作為近臣,韋晉也知道,他有些毛躁了。而且,皇帝自己已經察覺了。

為了不走太宗高宗的老路,他又再度精簡用度和加練武藝,就是怕自己在溫柔鄉和恭維聲中迷失自己。

雖然他不知道怎麼走出識障,但他多年來的好習慣,促使他下意識的反應都是良好的。這很重要,最起碼在韋晉說這話的時候,他能自己比照一下。

在韋晉看來,皇帝不是不懂世家玩的什麼貓膩,他是故意裝糊塗。他是老毛病又犯了,他又要把對付武后、裴炎的招兒,用在世家的身上。

是,韋晉毫不懷疑皇帝能贏。大唐的軍隊讓他把的嚴嚴實實的,連偌大的佛門,這樣百萬門徒的宗教,都能輕而易舉揮一揮沒了,還不足以說明實力。

“陛下,世上沒有盡善盡美的群體和制度,我們都是在不斷的自我調節,進化。”

“寒門子弟也好,世家官員也罷,都有好有壞!可他們的存在,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們不能打破這個平衡,就像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官都始終如一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