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八章 施恩,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禮部尚書劉令植,是劉景先的堂弟,入仕四十餘年,盡忠職守,從無差錯。這次太子大婚禮,就是由他和宗正卿-莒王李光順,共同署理。
操辦太子的大婚禮,那可是臣子的榮耀,很多臣子都搶著做,要不是有他堂兄的薄面,就算他是禮部尚書,這美差能輪到他嗎?
自從接到聖旨,劉令植就沒回過府,就在正堂,廢寢忘食,親自過目所有的細節,務求毫無差錯,六十多歲的人了,熬的整整瘦了一圈。
他是盡心盡力了,畢竟事務旁雜,下面的人偶有紕漏也是正常。若是小過,他這個禮部尚書,還是能蓋得住的,在莒王和宗正寺面前也說得過去。
但這些混賬,真是沒長心,竟然沒有發現尚衣局交割的太子妃頭冠,竟然丟了一顆珠子。這種事,可是關係到腦袋的,不現場驗清,事後找,人家能認嗎?
而三日後,就是禮部向平國公府,交付太子妃冠府的日子了,他要是找補不上,禮部典儀司的那些人,就得人頭落地。
可那珠子,乃是奚族朝奉的東珠,僅此一顆,是皇后娘娘的心愛之物。若不是娶兒媳婦,根本就不會出麗政殿。
自知沒法,劉令植回首又看見典儀司這些下壞的後生晚輩,見他們目光呆滯,人人茫然,根本就沒心思往下辦差了。
“行了!這事,也是老夫的疏忽,老夫自到陛下那裡請罪。”
“但你們,必須把手頭的事辦好!否則,二罪並罰!”
典儀司諸官心中大定,也被劉尚書的擔當而感動,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運氣,能攤上了一位敢擔當責任的上司。
盡皆躬身:“謹遵尚書之命!”,恭送劉令植出值堂。
等他宣政殿的時候,李守義還在批閱本章,以來他是來回報太子大婚程序的,便讓吳寒給他椅子,上一碗溫湯,等他批完這本再說。
可沒有想到,劉令植撲通一下就跪下了,摘下了官帽,拜道:“陛下,老臣有負聖恩,請陛下處罰。”
細說了一番緣故,劉令植說,出了這樣的差錯,辱沒東宮,都是因為他老邁昏聵,而下面當差的屬官無虞。
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如臣死,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他不敢再添居一部尚書之位,請皇帝以大不敬將其治罪!
抬手示意吳寒將劉令植扶起來,李守義走階上走了下來,拉著劉令植一到坐到茶几旁,隨即言道:“一顆珠子而已,卿何以至此?”
劉令植雙手接過皇帝的賜茶,有些慌張的回道:“可這涉及東宮,發生了這些竊案,老臣我。東珠又價值連城,這。”
李守義擺了擺手:“事不是沒傳出去嗎?事涉東宮的顏面,又幹系禮部一眾官員,朕以為到此為止是最好的。”
“朕賜下一顆夜明珠,禮部拿去換上也就是了。朕不能因為一顆珠子,些許面子,就忘了幾十年的君臣際遇。”
劉景先、劉令植,自先帝朝起,就侍奉先帝、孝仁皇帝。永貞以來,兄為輔臣,弟為幹吏,盡心竭力,為他鞍前馬後,功勞、苦勞都是有。
劉景先走了,臨終的時候,拉著自己的手,請李守義不要厚葬他,不要因為他是輔臣,就賜予過格的榮耀,驕縱了劉家的子弟。
劉令植雖然沒有其兄那麼驚豔才絕,是斗量天下的名相。但其老實本分,為人又厚道,任勞任怨。不管看其兄,還是他這二十多年的苦勞,李守義也有必要網開一面。
不就是一顆珠子嗎?丟了就丟了,皇后和東宮那裡,他去說。禮部為了遮醜,也就不要再外傳了。
李守義的大度,讓劉令植感動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外面的人都說,皇帝好殺人,當差的要注意。可只有他們這樣的老臣才知道,皇帝也有無奈的時候,不殺怎麼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