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春風吹又生!,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舍人,的確有這麼個人。
同一些與其相識的人話說,武攸緒“少有志行,恬淡寡欲。”,武后以太皇太后身份,臨朝聽政,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等紛紛在朝中稟權。
為鞏固武氏的權勢,沒少排除異己,也加深了李唐宗室和擁唐大臣對諸武的仇恨。
武攸緒深知“防盛滿,避災禍”的道理。少變姓名,棄官爵,賣卜長安,得錢輒委去,在嵩山落腳隱居,專攻《易經》、莊周之書。
後來,武后移居洛陽,得知其在嵩山,特賜王公所用的野服器玩,然攸緒皆置之不用,塵埃凝積。以琴書藥餌為務,冬居茅椒,夏居石室,一如山林之士。
就算武后派遣其兄-武攸宣敦諭,命其入東都為官,武攸緒也是充耳不聞,側臥不起。可以說,武氏一族滅亡前,他一直未出過嵩山。
但自洛陽一役後,武攸緒便消失不見了,沒人知道他去了哪兒。如今又出現了這樣的江湖門派,不由得不讓人懷疑,是他在興風作浪。
張柬之想讓那二人盤問一下,可武承嗣病逝在西州任上死無對證,而武攸宜又得恩旨,不準以姓氏之由相欺,所以他只能來找皇帝。
放下本章,拿起酒壺灌了兩口,李守義感慨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慌忙之間,倒是讓他成了漏網之魚!”
可是,李守義不能下詔,讓張柬之提審武攸宜,且不說他早年暗中相助,洛陽反正之功,就說他這些年在北疆立下的戰功,也不能任由刀筆吏折辱。
皇帝向來提倡厚待功臣,武攸宜又是右武侯大將軍,掌管京畿一半的戍衛,張柬之當然知道這裡面的輕重,皇帝的慎重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柬之藉著問道:“那依陛下的意思?”
喝光壺裡的酒,李守義把壺一甩,乾脆道:“朕親自跟他談,跟當年一樣!”
可張柬之不免有些擔心,畢竟是掉腦袋的事,武攸宜能說實話麼?
呵呵,張柬之與其接觸不多,不曉內情,他當然只是憑藉姓氏和得失論事。李守義不怪他武斷,但信與不信,都要談過再說。
“朕與他是君子之交,國家正朔之君與剛直將領的交情。就算有確鑿的證據,朕也會再問他一遍,讓他親口說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