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臣之談,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冬之際,火鍋絕對是不錯的選擇。可擺在殿前,就著風吃,還集齊了三大殿的所有的宮女來旁觀,太奇怪了吧!

武攸宜實在是沒想通,皇帝這是賜的哪門子宴,只能是狐疑著給皇帝見禮。

擺了擺手,李守義笑道:“建安郡公,這些都是三大殿的宮女,你覺得多嗎?”

國家是有定製的,現今禁中用人的量,不足高宗時的一半,已經算是很勤儉了。

但即便是這麼節約,三大殿的宮人也足有一千餘人。武攸宜常年上演武場,看一眼就知道大概。

“這,陛下說多就多,說少就少,臣不敢置喙。”,武攸宜是想不明白,皇帝為什麼問他,而且這與他個管武侯的又有什麼關係!

雖然他回答的並不能讓李守義滿意,但卻這些宮人中,的確有一些人,與他,與李守義的確有些關係。

只見李守義單手掐腰,走到丹壁前,高聲道:“凡是你們的父兄,隨我征戰陣亡者,都站起來!”

西征之後,李守義又親自帶兵組織了三次北伐,將東突厥餘部趕到了極北之地。可以說,沒有這四次戰役,也就沒有今日的國富民強。

四次戰役陣亡者,高達三十餘萬。前些日子,他帶著諸相祭拜藍田軍陵,眼見石碑壘滿山坡,心中不免傷痛。

他這個皇帝沒能把他們的父親帶回來,卻還要勳烈的女兒伺候起居為奴為婢,心中何安!

三次北伐與過去剿撫並用的政策不同,是要扯到的征服北地,突厥人反抗的當然激烈,武攸宜是親身經歷者,戰事有多焦灼,他心裡清楚。

看著一半的宮人起身,李守義沉聲道:“你們父兄都是大唐的功臣,是我唐軍的楷模。他們赴死之時,慷慨壯烈,朕心裡甚為感動。”

“快過年了,家家都在準備,闔家團聚。你們卻只能望著冰冷的宮牆,思念故鄉,思念親人。這是不對的,也是朕思慮不夠周全。”

昨天,李守義藉著此事,混進了立政殿,與皇后商議過了。凡父兄隨其征戰陣亡者,不論年限,一律放歸本鄉。

不僅如此,每人皆按在宮服役最大年限發返鄉費,並一次補助百貫,以資她們成家、立業,養育子孫,開枝散葉。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被放的宮人們止不住眼淚的一遍遍祝頌,皇帝的話的確說到了她們的心裡。每個年節,她們都沒什麼心思當差,惦記著家裡的親人呢!

武攸宜作為他們父兄的同袍,也不能置之不理,光看熱鬧。女人家拿著這麼多錢財上路太不安全,李守義令武攸宜派兵,護送她們安然返鄉。

“陛下天恩浩蕩,臣自當效力。有一個出了岔子,臣甘當軍法!”

“好,有武大將軍這話,朕就可以放心了!”

揮退了一眾宮人,招手示意武攸宜入座,一邊下著新切羊肉,李守義一邊悠悠地說:“攸宜,咱們君臣相識二十多年了,即是君臣,也是朋友吧!”

皇帝這話抬舉了,武攸宜從來就沒把皇帝當個朋友。因為他們之家完全是“平心而論”的君臣情分,可靠“良心、本分”走下來的君臣之情。

而且,他永遠都記得,二十一年,皇帝在北疆與他談話的那個夜晚。

雖然,李守義大多說的是,大唐如何開疆拓土,如何治理新的羈縻州,如何處理與異族的關係。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大將軍或宰相,該考慮的事。

但武攸宜卻從他眼神中看到了一種對權力的渴望。這種眼神,他只在一個人身上見過,他的姑母-武后。

而當時,李守義是東宮最受寵的王子,很有可能在李賢之後,入主東宮。武攸宜是個有抱負的人,想效法李靖、李積,成為國朝的大將,所以便試著壓了一次保,答應為其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