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都,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都洛陽-地跨洛河兩岸。南對伊闕,北依邙山,東逾瀍河,西臨澗水,東倚虎牢,洛水貫穿其間。

宮城在皇城之北,宮城北面有曜儀城、圓璧城前後重疊。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東廂有東城,其北有含嘉倉城,西有洛倉,南連上陽宮。

一眾小城拱衛,堪稱步步險要,又有兩倉供給糧秣,儲存量可供洛陽全體軍民三十年之用,這也是東都守軍的底氣所在。

東都守軍結構相對簡單,以武三思為大將軍,武攸暨為副將,武懿宗、武攸寧、武攸望、武攸宜為四方將軍。

例如外郭城,郭城是洛陽的外圍廓,也叫羅城,對都城起防護作用,是防守的重點,武三思也真是用了心思,各門要害之地,也盡由武氏子弟擔任統軍。

長夏門守將-武嗣宗,定鼎門守將-武載德,厚載門守將-武重規,永通門守將-武仁範,建春門守將-武攸歸,上東門守將-武懷運,安喜門-武懷亮,徽安門守將-武攸及。

武后則坐鎮貞觀殿,居中排程,由武承嗣、劉諱之上呈下發文牘、命令。這麼佈置看起來,似乎是相當合理,畢竟生死攸關,自家子弟更可靠一些。

但就是因為太合理了,讓不合適的人領了不合適的差事,所以在李貞率軍抵達的第一天,上陽宮就失守了,守將武攸嶺不戰而降。

這也給了武承嗣攻訐武三思的藉口:“姑母,三思這就是瞎胡鬧,上陽宮的失守就是典證。”

對武三思那套,武承嗣早就受夠了!他根本就不在乎皇帝是否真的駕崩,他的所作所為,不過為了實現個人野心吧!

指著武三思,武承嗣厲聲控訴道:“他想當太子,想當皇帝,可不管姑母您是怎麼想的,只管用那些市井的小道訊息糊弄您。”

“皇帝駕崩了?帶著幾十萬大軍出征的天子,能被敵人殺了?他當唐軍是什麼,紙糊的嗎?”

“我和攸宜為什麼跑到東都,就是來向姑母稟告,西北大捷,皇帝正在班師途中。”

武承嗣早早就回書說過了,皇帝剛愎雄猜,背叛他的人,下場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死!裴炎的例子,還不足夠警醒嗎?

此次的勝利,是前所未有的,唐軍共計斬獲敵軍七十餘萬,取得了建國以來,最輝煌的戰果。

這樣的戰績,足夠讓皇帝威望上升至與太宗皇帝一般。普天之下,天下諸國,再也沒人敢挑釁他的權威。

是的,他已經成為了這個國家無可更替的帝王。在他有生之年,只有他想不想讓位,沒人能取代他的位置。

武承嗣不知道武三思吃錯了什麼藥,鼓動姑母釋出詔書,欲誆騙各地宗室於洛陽,逼迫宗室低頭,強行令他們共推武后臨朝稱制。

“你腦袋沒病吧!你想想,幾十萬殺紅眼的將士,再加上圍城的二十萬多萬大軍,能不能把洛陽夷為平地?”

“哦,你是想說,虎牢關是天下第一雄關,你佈置了重兵,能夠長期堅守。”

“來來來,你告訴我,就你在東拼西湊的那點人,能擋住李敬業的十五萬大軍嗎?”

一直以來,在口才上,武承嗣都說不過這個弟弟,所以在姑母眼中,他一直是拙笨的形象。

等了大半輩子,他終於得到了一個揚眉吐氣的機會,可以證明一次,他比武三思強。最起碼,在決定家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他證明了自己是對的。

瞧著兄長面目猙獰,歇斯底里到情不能制,武三思冷冷的說了一句:“大兄,你是想投降嗎?拿著我和姑母的腦袋?”

武承嗣毫不示弱,上前一步,以同樣語氣懟回去:“是你,拿武氏一族的腦袋開玩笑!我告訴你,我們死定了!”

西征大捷的訊息,用不了多久就會傳檄天下,到時候即便東都能守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