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翻小腸!,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部洩密案,經過狄仁傑、岑長倩近三個月的調查,終於結案!
涉案者-戶部郎中-宗秦客,兵部員外郎-宗楚客,工部匠作司主事-宗晉卿,工部兵器司主事-馮選,內外勾結,出賣軍國機要,自然要受到國法的處置。
永貞三年,新年的第一場大朝會,所有的人都想知道,皇帝陛下的氣順了沒有!
是的,臣工們還是瞭解李守義的,皇帝這人什麼都能忍,臣工能力一般,偶有小過,甚至不太重禮節,當面謗君,他都能忍。
但對於背叛者,他從來都是以最血腥的手段鎮壓,比如裴炎,又比如宗趙洩密一案。
單手拄著龍椅,李守義沉聲道:“朕昨日召見了太史令,向他請教國史及歷代王朝史。”
李守義自認為,大唐是歷代王朝中,對功臣官員最優待的王朝,從吃穿用度到議親議貴,李唐厚待功臣國策,四代皇帝始終恪守,自詡沒有對不住官員們的地方。
哪怕宗楚客,只是區區一個員外郎,風塵末吏,在這寸土寸金的長安,依然能過的有滋有味。朝廷給予的俸祿,足夠他過上相對優渥的生活。
可他為什麼背叛了君父和國家呢?
是學識不夠,還是道德淪喪?
都不是,是他掉進了錢眼裡,是他把朝廷給予他的權力,當成了一顆搖錢樹。
這種為了錢財,可以出賣國家,同袍的敗類,比貪官汙吏更可恨一萬倍。所以,在圈定階段,李守義破格赤了她九族,連她母親屬於文水武氏的那一房也殺了個乾乾淨淨。
可殺完人,就算了嗎?是不是該反思一二,避免類似的事再次發生?
有些臣工想的很周道,他們在上元封筆前,就把本章遞到了宣政殿。有岑長倩等三部主官,上奏請罪的,也有騫味道這樣主張重保密制定的,甚至也有主張各部官員重新審查的。
“周道,想的都很周道!”
“可朕要告訴你們,再周密的制度,只要人有了私心,再嚴格的制度也沒用!”
“始皇帝生前覺得自己定立的規矩,選定的臣工,足以讓國家順利運轉千世,萬世!可結果呢?”
做官,是要講立場、講原則的,可在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能保持理性,守住原則呢!
是,千里做官只為財,大多人都是凡人,都有七情六慾,難免過不了金錢、美色的誘惑。
可是不是還有句話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李守義得提醒殿中的臣工,他們中的一些人雖然沒有犯宗楚客等人一樣的罪過,但一隻腳已經踩到殮房了!
“昨天,朕與狄、裴二相品茗,他們跟朕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應該定一些規範官員制度。”
“朕想了一夜,覺得沒什麼必要!因為朕以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諸卿能從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足見皆是智者,不需朕多非言語!”
上朝前,閒來無事,放開案上的奏本,其中禮部尚書姚璹上的本章,非常有意思。他在奏本上說,請依律免除今歲生徒和鄉貢的勞役和賦稅。
(唐代科舉應試者有兩個來源,由學館就是官學薦送的稱作生徒,由州縣薦送的叫鄉貢。)
今兒朝會的議題,就是國家養士制度是否合宜,是否該以賦稅、律法讓步為代價!
既然本章是自己上的,姚璹自然要有所諫言,於是出班言道:“陛下,國家養士自古有之,這是擴大、鞏固統治權的一種手段。”
戰國時代,養士已成為一種競相標榜的風氣。只要是有實力有抱負的國君、權臣,無不以儘可能多地收養門客為榮。可以說,養士制度是我國最早的智囊制度。
隨著科舉制的興起,國家養士制度也有相應的改良,朝廷為鼓勵更多的讀書人報效朝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