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你到底信誰?,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政殿
岑長倩就跪坐在階下,雙手垂蓋,面色不喜不悲。從劉府上香回來的他,心裡清楚諸大將軍蠢蠢欲動,皇帝擔心有變,所以招他相詢。
可他不敢有絲毫情緒上的波動,皇帝正處於敏感的時刻,誰在這個時候忘乎所以,誰找不自在!
只是盯著挽起袖子的李守義,嫻熟的拿著匕首,處理著火上的小鹿。
皇帝雖然不是純粹的素食者,但大多數時都吃素,擺這道肉食,什麼意思?
這不由讓岑長倩想起了稱病不出的武后,她老人家是號稱常年食素,有一副菩薩心腸,不忍殺生。
可實際如何,人所共知,皇帝此舉是不是同樣的意思?
撒了一些香料,李守義沉聲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岑卿,你說秦是亡於暴政,還是亡於昏君奸臣呢?”
這,這不搭邊啊!跟不上皇帝跳躍性的思維,岑長倩還是老實的說了自己的觀點。
古人云: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其實這話是說給老實人的,天下有“彼可取而代之”的又何止項羽一人。
王朝興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人藉助輿情推波助瀾,進而從中獲取相應的利益。
那些打著暴起無道,為天子黎庶伸展正義的六國貴族,完全忘了他們過去幹過什麼,只是以誅暴秦為遮羞布,實現個人的野心罷了!
就像霍光行廢立之事,有沒有可能,深層的原因是劉賀不願意成為他的提線木偶,拒絕成為霍家的女婿呢?
歷朝歷代的權臣、奸臣,都喜歡把自己的女兒塞給天子,從而可以更方便的控制皇權,曹操如此、楊堅亦如此。
割了一塊鹿肉,放在嘴裡,一邊嚼,李守義一邊點頭。岑長倩是個明白人,知道他不喜歡套話,所以撕破窗戶紙,直刺事務的本質。
“裴炎,他就想學霍光!可惜啊,他運氣不好,碰到的是朕!”
“岑卿,你知道先帝為什麼傳孫不傳子,把皇位傳給朕嗎?”
這個還真不好說,很多人都認為,李守義是沾了孝敬、孝仁兩位先帝的光,先帝愛屋及烏,所以才讓他撿了個便宜。
可岑長倩是兵部尚書,他比誰心裡都有數,先帝之所以選擇他,就是因為他尚武,對軍隊執念超過了他的父輩。
拿宮內的禁軍來說,李洽、李越、周城、劉昱掌控三大殿的防務。這四位,那是真的大爺,太皇太后的懿旨都不買賬,他這個兵部尚書就更不用說。
是啊,帝王的權威,有很大一部分來源軍隊,對軍隊有完全的把控,才能保證皇權的穩固。
切了塊鹿肉給岑長倩,李守義笑道:“你算是說對了,我們李家造反出身,太宗和先帝,甚至包括朕,晚上睡覺都留著一隻眼睛,看著軍隊。”
這點,岑長倩承認,皇帝讓蘇慶節、王方翼出鎮地方,掌控戰略要地,牢牢把西南、西北抓到手裡。而盤踞淮南,坐領十三州的揚州大都督李敬業,更是他從孝仁皇帝遺產中繼承的外援。
皇帝不放心高臥大明宮的太皇太后,也不完全相信諸王,在他的眼中,誰都有可能造反。是,外人看到的都是他寫習孝仁皇帝的寬厚,卻沒有看清他與先帝一樣剛愎雄猜。
“所以,大唐在任用統帥的問題的,一直都頗為慎重。李靖、李積、蘇定方、裴行儉、劉仁軌皆是如此,朝野臣民都對他們頗為敬重。”
“可人們似乎都選擇性的遺忘了-侯君集!老實說,每每讀到他的戰例,朕都很惋惜。倒不是惋惜侯君集,而是惋惜其與太宗的君臣之誼不能有始有終。”
“朕喜歡有能力的人,可朕更喜歡忠心的,就像周城、劉昱,兵部的名冊上,不是沒有比他們能力強的,但朕就是喜歡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