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活在當下,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冊皇后的旨意下達的翌日,樂城郡公府來報,八十五歲的劉仁軌,病重!

聞聽訊息的李守義扔下早膳,連衣服都來不及換,急吼吼趕到府中,想著送老臣一程。

可他剛到門外,便聽到府中傳出陣陣哭聲,便知道先帝留給他的軍中柱石,闔然離世了。

劉仁軌出身尉氏劉氏,自少孤貧,卻恭謹好學,成年後博涉文史。武德朝入仕,貞觀時被太宗擢拔,累官至給事中。永徽之後,歷任青州刺史、帶方州刺史、同中書門下三品等職。

鎮守百濟期間,因救援新羅,並在白江口之戰大敗倭國、百濟聯軍而名震天下。又一度以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受命防禦吐蕃,一生功勳卓著,滿朝無人可及。

在他八十五年的生命中,有超過五十年的時間,獻給了這個國家。劉仁軌為官清廉剛正,不畏權貴,哪怕是李義府當權之時,亦能頂著壓力,公正的處理畢正義一案。

高宗一朝,續貞觀遺風,名臣大將無數,輔佐先帝開疆拓土,創今日之版圖。可在這些朝臣中,唯一允文允武,上馬治軍,下馬治民,不徇私,樂在清貧者,唯有劉正則一人。

他的長子-京兆尹劉滔,擦了擦眼淚,將其父的遺章,及撰有《行年記》《永徽留本司格後本》獻給皇帝。這是他作為唐臣,留給他效忠的君主,效忠帝王,最後的心意。

扶起劉滔,李守義溫聲道:“正則公,有什麼話留給朕?”

劉滔也是深吸幾口氣,才整理好情緒,拱手應曰:“家父說聖人清心寡慾,生活簡樸,他沒什麼不放心的。”

唯獨一點,劉仁軌放不下,那就是聖人太重情了。對於去了的人和事,都異常的固執,甚至說有些偏執。

劉仁軌與皇帝相處時間不是很多,天子的成長曆程,他不是很清楚,他不知道皇帝的這種性格是怎麼樣養成的。

但人生無常,活在當下。皇帝總是先入為主,以故去的人為重,勢必會冷落活著的人。

他知道,裴談能教他如何處理朝政,也能教會他如何運用帝王術。可孝仁皇帝中道崩殂,中斷了對他的教誨,錯過了由少年變成成人的必要過程。

他留下的《行年記》,《永徽留本司格後本》,是其畢生的心血,希望聖人可以從中有所得。化解心中的怨恨和戾氣,還其本心。

是的,雖然他與劉仁軌接觸的時間並不長,但李守義承認,他說的話都切中要害。

嘆了口氣,面帶悲色的李守義,摸著遺章和書,悲切道:“正則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

抬手示意隨行的中書舍人-狄光嗣,傳旨:冊贈劉仁軌為太尉,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追諡“文獻”,賜東府秘器,配享高宗廟廷,賜陪葬乾陵。

不僅如此,李守義親自撰寫祭文:昔晉侯選任將帥,取其說《禮》《樂》而敦《詩》《書》,良有以也。

夫權謀方略,兵家之大經,邦國系之以存亡,政令因之而強弱,則馮眾怙力,豨勇虎暴者,安可輕言推轂授任哉!

......,劉仁軌文雅方略,無謝昔賢,治戎安邊,綽有心術,儒將之雄者也。進退之間,曲盡情禮。君臣之際,良史美談。......

離開了樂城郡公府,回宮的鑾駕上,李守義想了很多,劉仁軌這樣一去,不僅讓他損失了一名輔臣,更是少了位威壓三軍的大帥。

武邑縣公-蘇慶節,在西南防禦吐蕃;王方翼赴任涼州,鎮守河西十三州;郭待封有瑕疵,不能服眾;他手裡一時,還真沒有人能頂上來。

劉仁軌一去,在京的諸大將軍,勢必瞪紅了眼,沒人能經得住統帥整個唐軍這麼大的誘惑,又是一場明爭暗鬥。

福兮禍所伏,武后想必聽到這個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