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家養小首輔,假面的盛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就是說兩人都要出京,京中只剩了薛庭儴一人。
對此,薛庭儴渾不在意,只道兩人放心出京就是。
雖是如今新政已經進入了關鍵地方——江南一帶。但整個大昌也就只剩江南一地,想必那些人不會負隅頑抗,再說了還有嘉成帝呢。
嘉成帝可比他本人更上心。
之後,三人又就著此事商議了一二,便各自歸家。
*
七月十八日,正是朝廷公示各省考官之日。
凡試差應選之官員,皆自備行李奔赴午門,聽候宣旨。
而主考官則是在次日聽宣,由內閣發下中選之人,聽宣之時方知監考之地。
所有官員接到聖旨後,必須立刻啟程,不準攜帶家眷,不準辭別親友,也不能過多攜帶隨從,行在途中不得閒遊,不得當地官員接待。抵達所差之省,由提調官即刻迎入公館,不得接見當地官員,直至入貢院。
就這樣,嘉成二十一年的大考終於緊鑼密鼓的在各地開始了。
而與此同時,順天貢院的鄉試也開考在即。
這次薛家有兩人要參考,正是薛耀弘和王葳。
之前兩人順利拿到生員的名頭,又在國子監攻讀一年,心中頗有自信,便想下場試一試手。
對此,薛庭儴是不反對的。
能不能考好,其實不光看學識,還看臨考的反應和經驗。這些東西是教不來的,只能自己去實踐。
如若考不上,就當是積累經驗了,反正二人還算是年幼。
招娣和沈平不在京中,平時王葳都是招兒管著的。這次兩個孩子一同下場,招兒又開始忙了起來,除了多給兩人安排好的吃喝,臨考前補補腦,還忙著給二人收拾行李用物。
這鄉試不同其他,一考就是多日,兩個孩子沒吃過苦,又才是十四五歲的年紀,她難免就會擔心。
這種擔心一直持續到順天貢院開考,將兩個孩子送入貢院之中,才算是歇下了,剩下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第一場結束時,招兒親自在貢院門口等候。
果然兩個孩子是沒吃過苦,從貢院裡出來都是面色慘白,腳步虛浮。
問過之後才知曉,兩人是被餓的。
也是薛耀弘和王葳,打小日子就過得富貴,兩人雖是勤奮好學,溫謙有禮,卻也是真正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別說是做飯了,連火都沒有燒過。
基於這些,招兒在兩人進貢院之前,專門給兩人準備了做好的乾糧。
可惜天氣太熱,第一天還能吃,第二天已經餿了。兩人只能拿出行囊裡的小鍋煮粥,幸虧招兒之前為了以防萬一,給兩人帶了鍋具和米。
問題是兩人不會煮,好不容易燒了火,卻是煮的半生不熟,還有一個直接煮糊了鍋。也就是說後面這兩日,兩人就靠著吃了點煮的半生不熟的粥,就這鹹菜熬過來的,不怪兩人會是這般模樣。
回到薛府後,先是梳洗了一番。
等梳洗完,招兒已經命人準備了吃食,都是好克化的,且油水不多的。兩人多日不食油,唯恐突然大油大葷,鬧得腹瀉。
薛庭儴從戶部回來,得知這一切,滿是調侃地跟兩位少年郎,分享了自己早年下場的經歷。
聽聞爹(姨夫)當年在貢院裡,煮粥做飯還煎蛋吃餅夾肉,兩個少年滿臉都是羨慕,暗暗發下狠心這趟考完回來一定要學會做飯。
二人已預感這次考得不好了,實在是腹飢難忍,又哪裡有心思去做題。
次日,兩人再入貢院考第二次,招兒又閒了下來。
可就在這時,朝廷卻是出了事,還是一件不小的事。
蘇州貢院考生罷考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