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交易,老僧修個佛,不以道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說,等到後來寇謙之認識到事態發展嚴重,想要挽回之時,卻已經迴天乏力了。
金池道:“我等修行者,盡人事,聽天命罷了!但做好事莫問前程,終究是福從八方而來,又何必自從外出尋那些煩惱呢?”
“你這和尚倒是嘴巴狡猾,說什麼盡人事,聽天命。你又沒這些門人弟子,總歸來即使外界如何,又怎麼能耐和得了你?!哪裡像我,背後還有這些許的拖累。若非如此,我早便已經飛昇入天宮當中當值,只是如今被他們拖累,反而還有一些事情不曾交代完,故此才滯留於此凡塵!”
金池聽見寇謙之的埋怨,也不惱怒只哈哈大笑,他這話說的倒也不錯,金池當初收覺相為徒的時候,也不過是為了交代完觀音禪院的後事罷了。後來他又跟隨法顯前往西方取得正果,現如今自己安心修煉,便更沒有什麼收徒的打算了,那皇孫也不過是個掛名徒弟罷了,自己也不教他什麼法術修煉。只教他那些諸子百家經典與一些武藝,牽扯倒也不是那麼大。
而寇謙之這種堂堂北魏天師道宗主,教下門人,弟子每個幾萬,也有成千。雖然說大部分都只是掛個名罷了,和他沒有什麼大的牽扯,但是也有幾位是自己親自所收弟子,正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天地君親師,弟子與徒弟之間所牽扯的因果關係,也僅僅是次於父母。無論是從人情還是從往後的道途來說,一旦收下弟子都會有所聯絡,所以說有些仙人為了可以飛昇,四處廣收門徒代替自己完成累世的功德,就是因為有這一層關係在裡頭。這也就是為什麼但凡仙人收徒都得試過一番,就如同後世所傳,漢鍾離為了考驗呂洞賓設下七次的阻礙,最終才傳他丹訣修煉!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使命!你老兄奉太上教主之命來此改革道門自有無上功德又何必嘆氣呢?再者說。前人之福,後人難享。徒弟在收徒弟,徒弟的徒弟又收徒弟,這麼子子孫孫,無窮無盡,若個個都要操心,豈不是反而累了自己的道行?還不如孑然一身,關心自己的修行,也好過操心這些身外之事。”
寇謙之聽到此話之後,一點了點頭,贊同道:“我輩修行為的不是一個逍遙嗎?當初我從嵩山趕到此地佈道。一則奉教主之命來此地創下北天師道,二來,也是希望藉此之機可以助我修煉,以紅塵煉心。但是,現如今這種局面我也不想看見,我本打算從明日起便退隱,但是沒想到武帝聽聞此事,便要修建靜輪天宮給我修煉!”
聽到寇謙之說靜輪天宮竟然是武帝主動提出來的,金池心裡忽有一種不祥之感,忙問道:“武帝此舉,難不成是想效彷昔日商紂,建造鹿臺,恭迎神仙下界?”
寇謙之聽到此話之後,眼神一暗,點頭說道:“道友所言,一分不差。當今聖上確實是想要修建靜輪天宮,借其高聳之勢,令神仙下凡!不過此事他也知道,若是堂而皇之公之於眾的話,必然會引來群臣以及百姓的反對。所以說,趁我想要隱退之機,打算以我的名義建造這所天宮來供我修煉。”
果然,世界之上沒有哪個皇帝能夠抗拒長生的誘惑。如今的武帝雖然統一北方,但是卻也已經年邁,身體各個方面都不如年輕的時候。更何況,他還有一顆統一南北的野心,所以說便想要修築這所靜輪天宮,但金池又馬上想到一個問題,武帝好端端怎麼會想起修煉靜輪天宮來求得長生呢?畢竟還有煉丹等方法,為何會採取這樣勞民傷財的方法?
寇謙之得知金池心中疑問後,便解釋道:“這個方法是,崔家的人告訴武帝的!崔家現如今是整個北魏最大的勢力,但是,無論如何,又怎能比得上皇帝呢?”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無論修佛還是修道之人,想要最後到達那個境界,也正是要無慾無求。
神仙都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堅。神仙與凡人真正的區別不是法術神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