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賣蒸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柏家發跡(一百三十三),春來又來倒春寒,天橋賣蒸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僧道:“請觀碗中。”

柏銳見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白毫如羽,芽身金黃髮亮,著淡黃色茸毫,葉底肥厚勻亮,芽豎懸湯中衝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柏銳讚歎道:“大開眼界,我第一次見此奇觀。”

徠村長道:“你看芽葉隨水波晃動,像是娥皇、女英落水後甦醒過來,在水下舞蹈。芽光水色,渾然一體,碧波綠芽,相映成趣,柏東家可知自古有‘湘女多情’之說,您看杯中的湘靈正在為你獻舞,這濃濃的茶水恰似湘靈濃濃的情。”

柏銳笑著連連點頭。

然後老僧用木湯匙將茶湯舀入小茶碗中,小和尚道:“請。”

柏銳雙手捧起熱茶,做了個請的手勢,將茶一飲而盡,看著三人看著他,柏銳道:“聽完徠村長的比喻,這茶真有湘女芬芳的情淚之味。”

徠村長大笑拍了拍柏銳的肩頭,道:“古時有一書生,姓柳名毅,赴考途中,在涇陽遇到一位在冰天雪地下牧羊的美麗女子。在多次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對方乃是洞庭湖的龍宮三公主,遠嫁給涇水龍王十太子。可惜小龍王生性風流,妻妾成群,娶妻之後不單沒有洞過房,連碰也沒有碰過她。三公主獨守空房之餘,又被翁姑欺凌,就帶著管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邊放牧。所有周圍的水族禽鳥懾於涇河龍王的聲威,都不敢為三公主傳書信回家鄉求救。柳毅義憤填膺,答應三公主,並放棄了科舉考功名的機會,為三公主返回家鄉送信。

柳毅拿著三公主的親筆信回到洞庭湖畔,為三公主送信往龍宮。洞庭龍王礙於與涇陽龍王多代姻緣換來的關係,想息事寧人不理會此事,但洞庭龍王的弟弟錢塘龍王則十分氣憤,帶同水軍前往解救三公主,並殺了涇水十太子。三公主回宮後,為這柳毅奉酒答謝。錢塘龍王見二人眉來眼去,相互喜歡,就欲撮合二人。但柳毅礙於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洞庭湖龍王反對神女配凡人,所以這樁婚事不了了之。

柳毅回到地面之後,經常望著洞庭湖興嘆,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最終兩人相思成疾,洞庭湖龍王看著奄奄一息的女兒悔恨不已,而錢塘龍王為了促成這段好姻緣,決意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於是二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柳毅入龍宮傳書的入口就在這小君山之中,柏東家喝的茶湯就是用這柳毅井井水沖泡而成。”

老僧又用木勺給柏銳舀了第二碗,小和尚道:“再請。”

如家四姐妹都是戲中行家,柏銳知這是柳毅傳書的故事,依然雙手捧茶,又一飲而盡,道:“聽完徠村長的故事,這茶真有碧雲宮中柳毅嚐到的甘露之味。”

徠村長哈哈大笑,道:“柏東家真與這茶有緣,所品之味,就是茶中之味。”

而老僧道:“在和尚廟裡談情愛,徠村長你真是越老越沒個正形了。”接著向柏銳說道:“不要聽這個老不羞的,你抬頭看這月色。”

柏銳依言向天空看去,見陰月破霧而出,光芒照在整個小君山之上,樹木花草都披上一層銀光,煙瘴之內的湖面也能看波光粼粼,真是不可不得,景色宜人之極。

小和尚道:“金鑲玉色塵心去,川迥洞庭好月來。”

老僧接道:“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柏銳還沉浸其中,第三盞茶已經舀好,小和尚道:“三請。”

柏銳頂著陰月,踏著青山,感受著徐徐而來的湖風,一飲而盡,道:“大自然之味真是奧妙無窮。”

眾人擊掌叫好,老僧和小和尚彷彿遇到知音,拉著柏銳直談到深夜。

短短三日的相處,小和尚把石膏燒熱搗碎,鋪於箱底,上墊兩層皮紙,將老僧經過八道工序製成的茶用皮紙分裝成小包,放在皮紙上面,封好箱蓋,交給柏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