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節,廚娘當自強,欣欣向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覺暖入心肺,渾身都透著那麼熨帖。
安然在對面,時不時幫他夾一筷子菜,問他:“好不好吃?”
梅大點點頭,因梅大嗓子燒傷,不愛說話,一頓飯下來,只聽安然不時問他的聲音,他只是點頭。
吃好了,安然看了看桌子,頗為欣慰,四塊魚,一盤子醋溜白菜,兩碗米飯,一碗湯,一壺酒,讓他吃的乾乾淨淨,作為廚子有人這麼捧場,自然非常高興。
安然把碗筷收拾進食盒子,剛要走,梅大卻接過食盒子指了指外頭。安然笑著點頭,知道他是要送自己。
安然來的時候提了一隻燈籠,這會兒提在梅大手裡,他一手提著食盒,一手提著燈,在安然前頭照著亮兒,其實沒有燈這會兒也能瞧得見,天色黑透了,月亮就出來了,一輪皎月懸於空中,月光穿房越脊落下來,彷彿隴了一層淡淡的銀色輕紗,很美。
兩人的院子本來就挨著,從月亮門過去就是,進了院安然要去接食盒,梅大卻避開,直接送到了院裡的灶房。
安然愣了愣,見灶房的燈亮了,走過去不禁失笑,梅大挽著袖子正在刷碗。
安然不禁有些出神,此情此景倒讓她想起了冀州的小院,眼前的人影,也彷彿跟記憶中的男人重合在一起,安然猛然驚醒,看清眼前的梅大,不禁搖頭,自己想什麼呢。
趁著這時候,去泡了一壺茶,等梅大收拾完,倒了一杯遞給他。也不進屋,就拽了條板凳坐在灶房裡,梅大喝了兩口放下,忽想起什麼,拿過她的手,寫了起來:“為什麼一天只定八桌席?”
安然知道他就得問:“富春居跟齊州的八大館子不一樣,既不是以量取勝,價格也不低,應該說,比齊州的八大館子都要貴上很多,自然,這跟富春居從南邊運過來食材,有很大幹系,說白了,富春居的主顧都不是尋常老百姓,我略看了一下,能來富春居的,大約有三種人,一類是以梅先生為主的文人名仕,這類人見多識廣,嘴最刁,菜稍微差一點兒都能吃的出來,也最難伺候。
第二類是士紳有錢人,這類人雖說比文人名仕好的多,卻最講究排場面子大多是請有生意來往的南邊人,想顯擺顯擺在齊州府也能吃到地道的南菜,有南邊人,這菜自然更要地道。
第三類人是慕名而來,這樣的人只要一道菜吃的不合口味,恐怕就會砸了富春居的招牌,故此,想把這些食客吃的盡興而歸,就必須地道,若是客人太多,難免疏忽,菜的質量便不能保證。
每天八桌席兩餐就是十六桌,每桌十個菜,一百六十道菜,能保證把這一百六十道菜做好,富春居的招牌就砸不了,富春居的招牌在,這些廚子夥計也就有飯吃,細水長流最好。
而且,咱們的菜價並不低,十六桌席已經有相當大的利了不是嗎,何必貪得無厭。”
梅大點點頭,在她手上寫:“你是想給齊州其他的館子留有餘地。”
“同行嗎,都有飯吃才好,再說,我說的也是實話。”
梅大寫了一句:“為什麼還留兩桌?”
安然笑了:“梅大哥跟著先生這麼多年,難道不了解先生的性情?”
梅大點點頭:“你是給先生留了一桌,另外一桌呢?”
安然微微嘆息:“富春居的名聲出去了,免不了有官府的人來,俗話說民不與官鬥,即便東家是梅先生,當初也是為了南派的廚子罷了,並不是真的想開館子,能應對過去就少給先生找麻煩才是。”
梅大沉默半晌兒在她手上寫:“你不喜歡官府的人?”
安然點點頭:“官場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最是黑暗,都說當官是為了老百姓,可有幾個是真為了老百姓才當官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本就是諷刺,若不是為了那頂烏紗帽之下的榮華富貴,恐怕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