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節,廚娘當自強,欣欣向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
安然刻意粗著聲音說:“官爺,我是外鄉來的廚子,這可是我吃飯的傢伙。”
廚子那倆衙差一聽,頓時眼睛一亮,卻又打量安然一遭,又頗有些失望:“你這小子才多大,就敢稱是廚子,糊弄俺們不成。”
安然忙道:“我真是廚子,冀州府來的。”忽想起大概自己年紀太小,這倆衙差才誤會自己說謊,便道:“官爺,我來齊州就是聽說齊州的廚子手藝高,是來學手藝的。”
那倆衙差臉色緩了緩:“算你這小子有見識,如今伺候萬歲爺的頭一位韓御廚就是我們齊州的廚子,如今的天下第一廚,我們齊州的廚藝天下聞名,你這種外鄉來的小子,隨便學一兩招兒都受用不盡。”
安然:“可是,可是。”
那兩人見安然態度謙恭,心情大好,擺擺手:“還愣著幹啥,進去吧。”說著,對後頭排隊的揚聲吼了一句:“有廚子自己言語一聲啊。”
安然心裡頗覺詭異,沒聽說進城還要盤問是不是廚子的。
進了齊州城,一時不知往哪兒走,卻見人來人往,不一會兒就有個衙差引著幾個臉大脖子粗的漢子往東邊走,不禁更是納悶。
見不遠有個賣甜沫的攤子,熱騰騰的甜沫在鍋裡攪一攪,記憶中的香味飄過來,安然忽覺餓的不行,便走了過去。
甜沫是濟南人喜歡的早點,現代已經成了頗著名的小吃,就像北京的酸豆汁兒,天津的煎餅果子,河南的胡辣湯,這些小吃都是老百姓平常吃的,做法兒遠不如那些知名大菜複雜,卻有著屬於它們自己的味道。
現代的時候,安然只要去濟南必要就著煎餅吃一碗甜沫,體會一下那份泉城獨有的滋味,如今看見這熟悉的吃食,哪怕不是濟南人,竟也不禁引動了些許鄉情。
時候有些晚,過了吃早飯的時候,攤子上的食客稀稀落落,安然坐下要了一碗甜沫,一套煎餅,老闆是位五十多歲的婦人,地道的齊州人,大概見安然不像本地人,便問了句:“聽小哥的口音不是我們齊州人吧。”
安然點點頭:“我是冀州來的。”
老婦人笑道:“外鄉人吃俺們這東西的不多,小哥倒是個內行。”
沒什麼生意,老婦人就跟安然嘮了起來,安然正好跟她掃聽:“今兒齊州莫非有什麼事兒,怎這般熱鬧?”
那老婦笑道:“可不熱鬧嗎,今兒知府大人匯聚齊州八大館子的東家大廚,在衙門對面搭了火灶,招募廚子,不管哪兒來的,只要有真本事,上去露一手,過了幾位東家大廚的眼,就能參加三天後的廚藝大賽,頭三名舉薦進京,若有造化,沒準就成御廚了,招賢榜早半個月就貼出去了,如今天南海北的廚子都恨不能往齊州來呢。”
招賢榜?安然不禁愣了愣,這位倒是比冀州知府的招兒高多了,這麼選廚子,兗州府舉薦上去的人,自是比別的州府強多了,這位知府大人怕是把選御廚當成自己仕途的捷徑了,畢竟兗州府出了一個韓子章,就等於有了活招牌。
吃了一碗甜沫,安然肚子裡有了底,跟老婦人問了具體方向,便奔著知府衙門去了,剛拐過衙門所在的那條街,安然就驚了,這人山人海的。
卻也有些可笑,大概是見熱鬧大,把做小買賣的也吸引了過來,沿著街兩邊擺了攤子,賣吃食,賣玩意,還有撂地兒說相聲的,要多熱鬧有多熱鬧,不是事先問了賣甜沫的老婦,安然說不定以為是廟會呢。
好在安然個子小人瘦,七拐八繞倒是擠到了最前頭,見前頭靠著牆搭了高臺上,一溜坐著十好幾位,中間一箇中長臉,留著鬍子四十多歲男人,穿著官府,估計是兗州知府,旁邊肯定就是館子東家跟大廚了。
底下的空地上盤了一溜火灶,鐵鍋,食材,調料一應俱全,旁邊有四張桌子,後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