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光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顧自成教授,大國藍途,銀月光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科技領域的戰爭沒有硝煙,但卻是一把鉗形鎖,死死地鉗制著落後的國家,誰掌握了這把鎖的鑰匙誰才真有有話語權。

對這句話的理解,沒有人比科研人員領悟得更深了。

康承業是帶著三萬美元的外匯前往的東京,那對整個研究所來說都是一筆鉅額財產,他最希望的是能買到一臺機器人。

1979年的東京正享受著高速發展帶來的便利,從50年代中期到1975年,二十年中日本經濟從高度增長跨越到飛速起飛,僅用了十三四年時間就完成了現代化,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當時的國人在看待日本時還總把他們與抗戰時期的小日本兒聯絡在一起。

從成田國際機場出來,日本接待團禮貌地接待了康承業一行人。

“鄙姓前田,是這次接待組的組長。”

日本人在工作的時候有著明顯的上下尊卑,他們在行禮儀的時候一絲不苟,令這些首次出國的人頗有幾分不知所措之感。

小錢也只是在國內接待過幾次日本人,不過已經是四人中對日本最瞭解的了,而被康承業破格帶來的大一新生謝嚮明早已眼花繚亂,他們是坐著全日本航空的客機來的,飛機上的飯食極好,有咖哩雞飯、奶油麵包、義大利麵還配水果,各種聽都沒聽過的飲料隨便喝粥,但聽說這在日本連最普通的飯食都算不上。

一行只有四人,但卻來了四輛小轎車,黑亮的車身顯示著這些汽車保養極好,一問之下才驚訝地發現,這些不過是普通的公務車,並不比普通的家用小轎車好,甚至還要差一些。本來是每人乘坐一輛的,還是在康承業的堅持下,錢興國才被拉著和他坐在了一起,最後面一輛空車跟著跑。

“那就是東京塔,從開建到完工僅用了一年半時間。”前田洋洋得意地介紹著日本的建設成就。

從高架橋遠遠地看那座標誌性的鐵塔,紅白相間的塔身十分明顯。

“塔有多高?”康承業問。

“332.6米,比埃菲爾鐵塔高8.6米。”

這是一個令人驚歎的高度,但日本不僅有新式建築,對舊式建築儲存也極好。

“東京站,前邊就是日本橋,天皇的居所也在附近。”

“哦,日本橋我知道,是19世紀的一座西洋式建築。”小錢接話道。

“今天見到的是1911年完工的建築,首的持盾獅子像明顯是受到了當時脫亞入歐思想的影響,青銅雕塑藝術彰顯了濃烈的歐洲風情,是明治維新之後積極引入西洋文化的產物。”

上次回鄉,康承業發現除了輪渡和車站變化較大,整座江城的格局和1953年離鄉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老宅子還在,兄妹倆還特意拜訪了當時住裡面的人家。而東京就是另一個世界,比之上海現代化氣息更濃。

更令康承業感慨的是日本的街面上,男男女女穿著大多很樸素,但是幾乎看不到同樣穿著的,不像我國幾乎千篇一律,從服裝上就能看出人們從事的職業。

“把東京賣了就能買到整個美國!”

前田的話裡透露著無比的自豪,這讓康承業的心像火一樣在燒。

外面的世界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

賓館是極其乾淨的,摸著雪白的鋪面,小錢幾乎不好意思坐下去,謝嚮明更是目瞪口呆。

“這……一個人住一間?”

康承業點了點頭:“別大驚小怪的,這是日方的安排,我們就住這裡。”

“呀,這位小同學也是人工智慧專家?”前田的目光裡帶著戲謔的意味,但是他的動作仍然規範,並沒有給人侵犯的感覺。

康承業肯定地說:“這是我們研究所特招的人才,是未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研發的骨幹力量,你可以和他討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企道神功

更富資源

重生華娛之星

青滕

大國藍途

銀月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