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節,庶得容易,懷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巧婦難為無米炊,顏家又沒有吃長齋的老太太,廚娘做些家常素菜還成,真個要辦素宴也沒這手功夫,外頭做齋菜的大師傅,要麼在觀裡,要麼在廟裡,一時也請不來。
明沅這才想到了宋嬤嬤,她在宮裡呆得久了,宮裡吃素的時候多,連著先帝的冥壽都要停個三日葷腥的,總能知道些。
宋嬤嬤果然說了幾個菜,幾個學生裡頭,她並無偏愛,既是明沅來問,便也照實說了:“宮裡吃的,哪裡是真素,都是假素。”
開國太祖留下來的規矩,怕後世子孫日子過得太好,不知民間辛苦,每一旬日都要吃一回粗菜,到得聖人這代,那些個黃面粗菜早就換了細糧,白麵裡頭放些個稷黍棗豆,只有比白麵更香的,苦菜根棗芽柔瓜,數出來有三十幾樣,倒得用雞鴨魚來調味,吃這些又能知道什麼外間辛苦。
聖人宮妃的嘴巴都叫得叼了,皇太后還有個過齋月的習慣,一個月吃素,御膳房照樣能做不重樣兒的送上去,可再做也是些個豆腐麵筋,還能做出花兒來不成,去掉豆腥味兒是成的,要做的好吃,御膳房裡自然有旁的法子。
“那都是些假素,燙菜就真個往白水裡滾?”宋嬤嬤笑的眼角一道道的細紋:“再不是,得把雞子鴨子剖開來,把菜塞進去,拿縫被子的針串了線縫起來,下到湯裡,滾得一回就得起出來,就這麼著,聖人才動筷子。”
明沅聽她講古也有意思,就跟後世那些個素菜館似的,打著素菜的旗號,裡頭也不知道要擱多少調味品:“那嬤嬤說,那些個素宴,俱是這樣辦了?”
“擺御宴,裡頭那一圈兒都是看菜,看的是刀功,不能入口的東西,入口的,也不能做得那鮮亮了。”宋嬤嬤想得會兒,報了幾個菜名兒出來:“素宴多是吃豆腐,豆腐也有百來種做法,千張百葉素雞,老的嫩的炸的滷的,姑娘挑幾樣,看著有白有紅,那便算一桌子素宴了。”
明沅受教,心裡也幾樣菜是廚子做得好又能上桌的,再把宋嬤嬤說得幾個菜告訴給廚房,不定得做出御廚的味兒,總也算得大菜了,得虧吃素不禁吃蛋,廚房裡還能做鴿蛋圓子。
明沅列了素食單子,親拿著給紀氏過目,紀氏拿眼一掃,見著福字瓜燒裡脊,花菇素火腿,鼎湖上素跟龍井竹蓀湯,捏了單子便笑起來:“這是去問過宋嬤嬤了?”
也不必明沅點頭應,她拿指甲在單子上頭劃了一下:“也難為你相這許多豆腐菜,把這個東坡素肉去了,廚房裡只怕不好做,換個羅漢齋。”
明沅接了單子就往下吩咐,喜姑姑就在一邊,明沅一出去,紀氏便笑:“她倒是最省心的。”想了回又叫開罈子素酒,說是說素灑,不過是拿些桔餅兒冰糖衝調了的,這是和尚尼姑都吃得的東西,便是孝裡停了酒,這個也是能喝的。
明沅在前頭廚房吩咐辦宴,紀舜英在書房裡跟顏家請來的坐館先生一處論文,先生是舉人出身,原還想他雖是秀才,到底年少,縱有學問也是有限的,等拿了文章一讀,便收起了輕視之心,倒感嘆起自家枉讀這些年的書,竟還比不過十三歲的少年。
這一論起來,倒把兩個小學生晾在一邊,澄哥兒還能跟著聽,灃哥兒便是點兒也聽不懂了,可看著紀舜英能跟先生你來我往的論書,想著姐姐說的果然不錯。
午間也不回去,廚房裡送了飯來,熗冬筍跟辣蘿蔔,因著先生是蜀地人,愛吃口辣的,回回送來的吃食裡頭,都有一碗辣菜。
幾樣小菜擺了出來,那送飯小廝衝著紀舜英笑一笑,端出個大海碗來,裡頭一整塊兒豆腐,幾個小碟子裡頭放得秋油蝦油,切碎了的蔥花蕪荽,因著不能放蝦皮肉沫,便切了木耳絲香菇跟黃花菜,油裡炸過的花生,最末一個小碟子裡頭,擱了紅糖漿芝麻糊,裡頭的底料是紅豆沙,這卻是九紅說的穗州作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