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8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二位不必多禮!&rdo;司馬徽也立即向二人見禮。
一番寒噤之後,徐晃和李儒當即又問道:&ldo;司馬先生,鎮北將軍十分期待鹿門書院和幷州學院的論學之景,不知鹿門師生可準備完善?能否即刻前往晉陽城?&rdo;
司馬徽聞言一愣,有些尷尬地言道:&ldo;二位,恐怕現在就算我想快點帶隊北上,卻也有些身不由己了啊。&rdo;
(本章完)
第693章 鹿門學子在雒陽
聽到司馬徽的話語,徐晃和李儒也是一愣,不禁問道:&ldo;司馬先生,為何如此說?&rdo;
司馬徽當即解釋道:&ldo;如今我們鹿門的師生,對雒陽城的重建十分好奇,想來不在雒陽城留個半月、二十天,恐怕大家都捨不得離開。&rdo;
對此,徐晃和李儒也沒什麼辦法,他們總不可能把鹿門師生全部綁出雒陽城帶走吧?
於是,二人只能暫時留在雒陽城,等鹿門師生對雒陽的興趣減淡之後,再護送鹿門師生北上晉陽城。
此時,司馬徽帶來的三十多個鹿門師生,全部都在雒陽城內外四週遊盪觀察,探尋著雒陽城重建過程中的秘密。
對於這些鹿門師生而言,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大漢舊都雒陽城。
不過,雒陽城被董卓軍焚毀的慘事,這些鹿門師生卻都是全部聽說過的。
因此,在來到雒陽城之前,這幫鹿門師生還以為雒陽城依舊是焦土一片。
可來到雒陽城之後,鹿門師生才發現,那個本該斷壁殘垣、焦土遍地的雒陽城,居然已經重建成一個和荊州襄陽城差不多的城池了。
這種翻天覆地的重建速度,令鹿門書院感到驚詫的同時,卻也感到無比的敬佩,以至於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好奇,便才會如此按捺不住地探究雒陽城,想找到雒陽城如此迅速恢復元氣的秘密。
而這深入探究雒陽城之後,鹿門學子卻發現了一些更多令人驚奇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卻都是鹿門師生見都沒見過的。
……
首先是雒陽城施行的法律制度,已經和當世通行的漢律大相逕庭,其管轄範圍上分成了兩大體系。
一個體系為公法,包括《刑律》、《官吏律》、《環境自然律》、《訴訟律》和《憲法》;另一個體系為私法,包括《民商律》、《經濟律》、《婚姻家庭律》。
兩個體系的法律中,公法規範的是官府內部間、官府和民眾間的法律規定,私法規範的是民眾和民眾間的的法律規定。
所有的發條總計千餘條,可謂是從方方面面都有限定和管制,可謂是極為嚴格。
但是,這些法律雖然十分嚴格,但是卻並非嚴苛,法律規範中除了基本的底線原則之外,其規範內容並無任何苛刻之意,是正常人都能夠輕易做到的範圍。
而為了展現出法律的作用,丁靖在各個城池都設立了地方審訊院,這些審訊院獨立於行政衙門而施行司法之職,專門解決各種官府和民間的違法亂紀現象。
正是這一套寬容而又嚴格的法律存在,令丁靖之下的官府和民眾,皆能夠穩定而迅速的發展富強。
此時,鹿門書院的一個名為馬良的學子,則坐在雒陽城審訊院中的陪聽席上,在此旁聽一件關於繼承歸屬的案子。
根據官府置辦的《婚姻家庭法》,除了有明確公認的遺囑之外,一個人身死之後,他的個人財產將被配偶和子女平均繼承。
無論是正室、側室,還是妾室,無論是長子、次子,還是女兒,只要有婚配認證和直系血緣的,都有明確的繼承權。
對於這種偏離宗法嫡長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