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七章 絲帛在左,俸祿在右,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想著去翻而已。

此事且不去說,唐伯虎臨到老了,到南昌寧王那裡做幕僚,本以為能尋一口安生飯吃,結果又遇到寧王叛亂。

如今,皇帝大赦天下,官府也不再追究他附逆一罪了。可惜,唐伯虎總歸是個讀書人,想進京城來試試,看能不能拿回他早就被剝奪的功名,如此也好對家庭對祖先有個交代。

可惜,現在距離他中舉的弘治十年多少年過去了,朝中也已經物是人非。正如先前郭宏所說,唐解元的恩師李東陽已經去世好幾年了,他以前的關係也完全用不上了。

孫淡聽完,嘆息一聲:“唐兄,你那件事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又涉及到科場舞弊案,是孝宗皇帝定性的欽案,若想拿回功名,豈不要把那件案子整個地翻過來?牽涉實在太大,只怕沒那麼容易?”

唐伯虎聞言身體一晃,喃喃道:“我怎麼沒想到這點呢?”

孫淡不忍心在說下去,安慰道:“公道自在人心,如今新君剛登基,如果真要翻案,估計也得等到朝局穩定下來再說。我估計,或許,十年八年之後,或許能還唐兄一個公道。”

“十年八年,只怕我等不到那個時候了,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也挺不了幾年。”唐伯虎苦笑一聲:“其實,我這次來京城,也不過是故地重遊,想在死前看看這京城的景,緬懷東陽先師對我的恩情罷了。弘治十年……嘿嘿,弘治十年……大學士東陽先師的音容笑貌無時無刻不在唐寅眼前閃過。這麼多年過去,我這個不成器的學生卻一事無成,辜負了老師的滿腔期望。”

說到這裡,兩行老淚潸然而下。

孫淡心中也有些難過,據他所知,這個唐伯虎確實也沒幾年好活了。好象在嘉靖二年三月,好象是那個日子去世的。

正如他所說,這次來北京唐伯虎不過是給自己一個藉口來故地重遊罷了。

不知道怎麼安慰他,孫淡又抽出幾張錢票塞到唐伯虎手中:“君子有通財之誼,還望唐兄不要嫌棄。兄長還是回蘇州去吧,君子為人做事,但求無愧於心。功名利俸祿什麼的,不過是浮雲。就算沒有了功名,千秋之後,憑唐兄的詩書畫三絕,也足以留名於世。只怕到時候沒人會記得弘治十年究竟是哪些人中了舉人。可一提起唐伯虎的畫,所有人都會點頭讚一聲‘臻三昧境,夢覺六如身’‘吳門之首’。了卻身前身後事,自有後人評說。唐兄著相了。”

唐伯虎也不推辭,坦然受了那幾張錢票:“多謝,聽君一席話,唐寅也算是悟了,枉我自稱六如居士,也是個修行人,可名利二字上卻也看不透,平白因阿堵物受了諸如郭宏之流的小人的侮辱。正如丘處機真人說過的‘身不貪榮身不辱,縱橫自在無拘束’,唐某這就去了!”

說完話,衣袖一揮,轉身就走。

良久,前方山谷中傳來這個白髮老者悠揚的歌聲:

“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剛開始的時候,歌聲還婉轉悠揚,可越到後面,越發地顯得雄渾豪邁。

孫淡心中突然一暢,知道唐伯虎終於悟了,如此,他的晚年也將過得自在瀟灑,心無掛礙。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事情嗎?

他無聲地笑了起來。

“唐解元才華出眾,依他的本事,早十多年就該中進士了,可惜運氣不好,蹉跎歲月,以至於潦倒若斯。可見,這人有沒有本事不要緊,關鍵是要有運氣。有運氣,你就算大字識不了幾個,也一路斬將奪關,不說進士,弄個舉人也是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