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七章 絲帛在左,俸祿在右,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零七章 絲帛在左,俸祿在右

“啊,原來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

雖然早就知道這個糟老頭是誰,可等到他在上面題下“唐寅”二字,孫淡還是心中劇震:伯虎兄,你怎麼搞成這樣了。

眼前這個老頭一頭白髮,滿面皺紋,又矮又小,活脫脫一根蘆柴棒。這還是文才風流,賞花賞月賞秋香,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嗎?

一直以來,在後人心目中,唐伯虎三個字就是風流浪子的代名詞。否則也不會有三笑姻緣一說,否則也不會有他娶了十多房姨太太的傳說。

他可是孫淡的偶像啊,想當初,他看周星馳拍的《唐伯虎點秋香》的時候,差點把肚子給笑破了。

按道理,這應該是一個英俊瀟灑,風流倜讜的儒雅人物才是。

可眼前這個老人,倒有些像張有財,潦倒落魄,若是再抱了把胡琴在懷裡,倒有些像酒樓上賣唱的藝人。

不過,轉念一想,也可以理解。唐伯虎如今已經四十多快五十歲的人了,就算再帥氣,以古代的飲食營養結構和保健手段,也該垂垂老也!再說,唐寅的人生不但跌宕起伏,景遇也是極慘,任何人遇到他受的那種打擊,也會心喪若死,形容枯槁。

唐伯虎聽孫淡叫出自己面子,苦笑著擺了擺頭:“賤不足道也,在下唐寅。”

孫淡見果然是唐伯虎,心中大為歡喜,立即將那副畫卷了捏到手中。將那張二十兩的銀票遞到他手裡:“唐先生這副畫歸我了。”

唐伯虎見孫淡如此著急,微笑著點了點頭,伸出手來擦去眼角的淚水。

好不容易見著了唐偶像,孫淡自然不會放過同他交流的機會。這段時間因為天天同陳榕呆在一起,讓孫淡對中國畫有了很強烈的興趣,平時也喜歡畫上幾筆。當然,同陳榕比起來還有不小的差距。跟別說唐伯虎相比了。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真正的大家,孫淡如何肯放過。便虛心地請教起來。孫淡雖然畫功很差,可現代人的理論素養比之古人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幾句話下來,再剽竊上一大段現代人對明朝文人畫的研究結果,立即讓唐伯虎對孫淡刮目相看。

唐伯虎見孫淡是真正懂畫的人,也不藏私,便將自己這幾年的心得一一同孫淡說了,二人倒也談入了巷,也讓唐伯虎對孫淡大起知己之感。二人說了一會話,便稱兄道弟起來。

等二人談得差不多了,孫淡突然問:“唐兄不是在蘇州嗎,怎麼跑北京來了?”他心中也是非常奇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看伯虎兄窮成這樣,光路費就是一筆讓他無法承受的開支。

聽孫淡這麼問,唐伯虎突然有些羞愧,嘆息一聲:“唐某慚愧啊!正德九年的時候,我接了寧王的之邀,去南昌入幕。後來,我察覺到了寧王的狼子野心,知道同他在一起就是一條不歸路,決意離開南昌回家躲上一陣。可那寧王老奸巨滑,將唐某軟禁在南昌。為了脫身,我逼不得以,只能裝瘋賣傻,成日在街上裸身而行,這才得以逃脫。可回家之後,官府不斷來我居所騷擾。加上我這幾年也沒有什麼積蓄,更是窮困潦倒之極。如今,新君繼位,大赦天下,官府對我的管制才鬆懈下來。又得了文徵明、祝枝山二位好友的資助,我這才想著到京城來試試,看能不能拿回本屬於我的功名。”

聽唐伯虎這麼一說,孫淡心中頓生憐憫。說起唐伯虎來,他的運氣還真是不好。二十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潛心讀書。二十九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三十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奪了功名,交付地方官管束。

說起那樁案子本就是有人牽強附會捕風捉影,乃是實實在的冤案。只可惜因為年代久遠,也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