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經濟,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孫大老爺。”
孫淡正在看一本帳薄,見史萬全過來,便扔到一邊,笑道:“老史,咱們認識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客套什麼,坐,坐,坐。”
史萬全道了聲謝,坐到椅子上:“不知大人深夜傳小人過來,究竟有何吩咐。”
“明天你就同孫佳、馮鎮去一趟蘇州。”
史萬全自然知道孫淡讓自己去蘇州不會是無的放矢,提起了精神,問:“大人讓小人去蘇州究竟要辦什麼大事?”
孫淡淡淡道:“弄點織機、蠶種,桑苗回來,對了,熟練的紡織工人也請幾十個過來。”
史萬全有些發楞:“大人這是要在房山養蠶,這事不是不能幹,只可惜利潤好象不太高。”
“若我讓全房上都改田種桑呢,若我在房山也辦一個江寧製造局那樣的大商號呢?”孫輕輕一笑:“史老闆,你說,房山的所有農田都改成桑田,一年可收多少蠶絲,可織多少匹綢緞。若順天府的土地都種上桑樹呢。我們就地種桑養蠶,就地搞紡織,不比你做什麼生意強?對了,搞出這個織造局,三年,只需三年,有你史老闆的幫襯,有又我孫淡的想法,有孫佳的管理才能,不能將房山搞成北方最大的紡織基地。”
史萬全完全被孫淡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給驚得呆住了,他口吃地說:“等等,等等,我算一算。這房山的土地若全載上桑樹,一年……一年……”
他飛快地在心中算了算,得出一個驚人的數字:“五萬匹綢緞。”
“你的眼界就這麼點,我的史老闆?”孫淡輕輕一笑,“據我所知,這個河北也有不少人種養蠶的。只不過,他們大多養的是柞蠶,還有人用槐樹養蠶。養成之後產的絲,也大多銷往南方,因為南方才有合格的織工,因為南方才有商人在收購生絲。一路轉運,利潤都讓南方人給賺去了。如果能將河北這些散養戶手中生絲都收了,你說,那得多大產量。”
史萬全身體一顫:“如果把整個河北的散養戶手頭的生絲都收購了,每年可增加四十萬匹產量。另外,河南河北的棉花若能都被我等壟斷,每年產他上百萬匹棉布也是有可能的。”
孫淡搖:“棉布這種東西暫時不碰。”
“哪又是為什麼?”史萬全有些疑惑地問。
孫淡:“小弄經濟時代,百姓自耕自足,誰家又沒有一臺紡機,你產出的棉布賣給誰?”
史萬全連連點頭:“孫大老爺說得有理,史萬全險些犯了大錯。不過,織那麼多綢緞,賣給誰呢?就小人所知,江寧織造局的絲綢大多供應宮中。”
“海遠,外銷。”孫淡:“老史,你的目光不要侷限在一處,大航海的時代已經到來了。這是新經濟時代,新的生產方式將催生新的生產關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